第834章 技术人口交易规模扩大,限制刘大队长发展的人才缺口终于得到解决(第3/4页)

这两天,他一直在观察。

刘春来第一批引进的技术人员,只过来了100多名。

有部分属于专家级别的。

直接投入到了天府机械厂的汽车设计研发团队中。

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解决人才缺口的门。

在国内,什么地方都搞不到这么多技术人员。

国内不行,国外可以啊。

相比香江招聘的人员,苏联技术人员价格更低。

“刘春来弄的那些人,都向达科集团支付了一笔佣金的……”

何国华很清楚这些技术人员的来历。

之前还笑话刘春来,搞人口贩卖。

哪里想过,有朝一日,他们也会学刘春来。

走这条路子?

“这样能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难题,为什么不能用?人才,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刘春来面对一帮领导的询问。

很难理解他们在想什么。

国内搞不到人。

国外能搞到。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难道你们担心泄露机密?”

刘春来见几人不吭声,问道。

他都感觉这事情好笑。

整个果城市,有什么军事机密泄露的?

从苏联过来的人员,即使用工单位不干涉。

苏联过来的管理人员,也会干涉的。

他们安排的人员如果不努力工作,没法创造价值,会影响到后续的人才交易合作。

至于机密?

果城市一个农业市。

机械加工厂都没有几个。

没有军工厂,也没有军工科研单位。

不存在泄密的。

至于经济状况啥的,更是不用担心。

地处西南腹地。

本来就是贫困地带。

“这么说来,这是目前我们解决人才缺口最好的办法?”

何国华问刘春来。

“你之前早就在打这个算盘了吧?要不然也不会现在这样突然加快发展速度。”

吕红涛倒是考虑得多一些。

缺人。

不只是他们缺。

全国都缺。

恢复高考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即使每年都在扩招。

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不上发展需求的。

“倒不是早在打这主意。那时候都不知道具体情况呢。”

刘春来竭力否认。

“苏联的技术人员,最顶级的或是设计到军工系统的,咱们别指望。普通技术人员跟研究员,问题不大。他们也得吃饭……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翻译。”

“这个好办,先找一批学外语的。明年果城大学,招聘一批俄语专业。”

何国华说道。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一开始规模肯定不会太大的。

“扩大技术人员交易规模?”

季米诺夫听完刘春来的新交易,诧异地看着卡列科夫斯基。

这家伙难道有未卜先知能力?

以前的卡列科夫斯基可没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

“这不叫交易。他们需要工作养家糊口,给你们国家赚外汇,而我们恰好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刘春来可不会承认这是生意。

“费用呢?”

季米诺夫问道。

这可是大生意啊。

果城市这么多工厂,搞几万人,都没问题。

每个人八百美元。

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老规矩,你们抽成,只能抽一年!”

刘春来说道。

两人顿时大喜。

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意。

组建一个劳务公司,每年往这边输送人员。

那是多么庞大的收益。

“春来同志,这一年可是六百美元,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占他们收入的三分之一。”

何国华有些担忧。

“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外汇。”

果城市除了刘春来这边,只有丝绸等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