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最早的国际劳务合同,苏联技术人员被压榨太厉害(第2/4页)

到时候被刘春来卖了还得帮着数钱。

“刘,这架客机你真不需要?”

季米诺夫问刘春来。

一架民航客机价格,比其它设备价格高很多。

用一架民航客机,能换取上百个车皮的货物,甚至更多。

从中国搞的轻工产品在苏联境内利润有多大。

他们比谁都清楚。

结果,刘春来现在的态度,好像是不想要这架客机。

确实,之前没有太多沟通。

客机飞过来,需要刘春来支付更多的额外产品。

“要啊!怎么不要!”

刘福旺听着宋瑶的翻译,急忙表态。

开玩笑。

飞机都已经飞过来了。

难道让这飞机飞回去?

油钱也不便宜呢。

刘春来摇头,“我们倒是想要,不过目前看来,并不是非常合适。”

刘福旺疑惑地看着刘春来。

急了。

这飞机,自己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

何国华也是意外不已。

川航需要飞机,刘春来是知道的。

现在不换回来,等以后再换。

苏联人坐地起价,可就不好了。

季米诺夫等人同样不解地看着刘春来。

刘春来提出用轻工产品换飞机。

现在不愿意换了!

“不是不想换。现有生产能力有限,完成之前的交易都很困难。短时间内无法提供换取这架飞机的货物。毕竟,这是民航客机,价值很高。”

刘春来很无奈。

不管怎么压价格。

换图-154需要的货物至少都是上百个火车皮。

他提供给苏联人的货物,都是价值低廉的轻工产品。

彩电价值倒是高些,苏联市场也大量需要。

可目前乐视彩电厂的产量,抛开了支付苏联货物的数量,国内市场都无法满足。

苏联市场虽然大,比起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内市场,小了太多。

何况,苏联撑不了几年了。

苏联人连吃饭都成问题。

未来有多少人买彩电的?

国内才是主要市场。

“价格问题,是可以谈的。”

季米诺夫急忙表示。

第一批货他们已收到。

第二批货也在运输中。

从中国搞到的这些轻工产品,刚进入苏联境内,就被分销商全部分走了。

西伯利亚铁路的运费都不需要他们承担。

除了庞大的大毛外,还有数量不少的加盟共和国。

都需要刘春来提供更大规模的轻工产品。

图-154客机,价值足够高。

飞来一架,刘春来来就得组织上百车皮的货物。

东西的价值越高,刘春来就需组织更多的货物交付给他们。

比起其他的设备,这玩意儿才值钱。

“现在还不是谈价格的时候。”

刘春来不想这时候谈。

“你们从苏联飞过来,一路辛苦,接下来咱们还得坐很长时间的船……”

他不想谈价格。

因为有外人在场。

季米诺夫无奈,只能闭口不提。

等了好一会,吴跃明跟程毅文两人兴冲冲地回来了。

有苏联人在场,没表现得太过分。

脸上的喜悦,却掩藏不住。

想搞到这架飞机,得先等刘春来从苏联人手上弄过来。

再跟刘春来谈。

由大巴组成的车队很快启程,直接到达朝天门码头。

这时候的朝天门,没几个人。

一艘客轮静静地停在码头前面。

数量众多的苏联技术人员在刘志强跟达科集团安排的联络员的引导下,有序地登上了客轮。

很快,客轮趁着夜色,沿着嘉陵江逆流而上。

向望山公社驶去。

“那边设备到了,马上组织船把能运的先运到望山公社,吨位比较大的,到时候想办法。”

刘春来走之前,向刘志强一再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