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搞定康力,苏联的第一批设备到了(第3/4页)

甚至帮着联系了客轮,让他们到山城乘飞机返回。

得尽快重新组织生产,提供零配件。

“搞定了?”

刘春来看着进来的李弼几人。

“老板,为了让他们加大产能,我们提出在50万台基础上,增加供应量比这次商定价格提高5%结算……”

李弼一脸忐忑地看着刘春来。

这事情是他自作主张。

提前没跟刘春来打招呼。

现在对乐视来说,产能是最关键。

一台彩电将近一千块的利润。

国内市场缺口很大。

苏联那边需求量同样不小。

刘春来疑惑不已。

“康力那边,50万台的年产量还不到极限?”

“不到。康力还有组装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越来月没用,郑秋生可能会放弃,每个月几千台的销量,成本太高了……或许,咱们可以考虑把这条生产线接手……”

说的时候,李弼一直都盯着刘春来的反应。

见他神色没有变化,才继续说。

“如果康力不再自己组装彩电,以现有的设备,极限产能可以提升到80万台左右。”

赵志雄也跟着解释。

他一直负责整个康力的生产。

对产能等情况自然非常清楚。

“那也没什么问题,和原来价格相比,这多出来的仅仅提升了3.5个百分点的成本,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利益。”

刘春来说道。

心中已经快速算了出来。

多出来的30万台彩电产量,比原来的供应价格,降低了26.5%。

都是利润。

在长虹没有发动价格战,国内大多数引进的彩电生产线尚未投产的情况下。

供应越多,意味着利润越高。

现在就缺钱。

“那行,就这样操作吧。你们跟陈锋沟通就行了。”

刘春来说道。

他并没有表扬几人。

也没有给几人许诺什么。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本质工作。

现在,刘春来也没有太多精力关注这些事情。

只要解决了彩电产能问题就好。

核心零部件等生产,乐视已经可以生产。

有了康力的供应,每年产能达到了百万台。

不仅可以更快地占领国内市场。

也能确保在跟苏联交易中提供更多的彩电,换取更多的机械设备。

彩电换重工业产品,是最为划算的。

服装跟卫生巾等东西,用量大是没错。

可单件产品的价值太低。

刘春来没有太在意这问题,不是他不在意。

而是有另外更重工要的事情让他必须投入精力。

达科集团的第一批生产线设备。

到了!

包括一套发电机机组。

还有一条直接从停产工厂里面拆卸下来的各种生产设备。

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装备,有些可不少。

特别是车架整体冲压成型的大型冲床等。

动不动都是数十吨,上百吨。

即使拆卸成零部件,也依然很庞大。

对于运输要求很高。

达成协议后,季米诺夫等人很快就回去找了一条汽车生产线拆卸。

一个多月时间,就运输到了东北边境。

十多天时间,才完成转运。

这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宋瑶从东北回来,晚上找刘大队长征粮后,才把事情汇报。

刘春来直接就开始召集相关人员。

一方面是加快供应到苏联的各种轻工产品的生产。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求协调运输能力。

“铁路没有问题,有省里跟市里的支持,直接开通了专运列车,每个月两趟。困难的是从山城运输到望山码头,码头运输回来也比较麻烦,我们没有重载卡车,同样也没有重型吊车……”

宋瑶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来了。

“苏联人不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