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搞定康力,苏联的第一批设备到了(第2/4页)

不管怎么说,他们在康力干了这么多年。

是有感情的。

何耀祖叹了口气。

“以郑秋生的性格,很可能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

李弼笑着摇头。

“郑秋生会同意的。整个康力,都没有其他选择。即使想要开拓新的市场,跟其他公司合作,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如果能寻到其它合作公司,郑秋生会主动求上门来?”

康力在彩电技术研发方面长时间基本上没有投入,也没有什么进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整个康力的整机销售数量一直在不断萎缩。

现在每个月销售数量不足四千台,而且还在不断减少。

对于这点,李弼还是有信心的。

康力目前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破产。

要么接受他的条件成为乐视的代工厂。

“跟乐视合作,如果郑秋生有魄力扩大生产规模,至少可以保证利润规模不比现在低,只是没现在这么高的利润而已。”

李弼提醒两人。

他们谁都不希望康力倒闭。

可康力现在跟他们没关系。

不管是大陆彩电发展前景,还是对康力公司的了解,李弼做出这样的判断都不过分。

“这也是我们仨给老板的投名状。”

李弼又补充着。

两人看着他,只是苦笑。

这是李弼的投名状。

赵志雄倒没太多其他想法。

这段时间,他对乐视的了解,让他清楚刘春来投入有多少。

刘春来说不在意。

是骗郑秋生他们的。

乐视赚的钱,几乎全部投到技术研发以及扩大生产方面。

技术研发中心很多技术都是康力都不具备的。

乐视的未来前景,不是康力能比的。

这样的企业,也值得他服务。

刘春来手下极度缺乏高级管理人员。

依刘春来的性格,绝不会在他们没做出任何成绩时就把他们放到高位上。

老老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刘春来就会对他们委以重任。

一旦得到了刘春来的信任,手中有多大权利,从他下面高层人员现在的状况都能看到。

就像这次放权给李弼一样。

经过一夜思索。

为确保康力不破产,郑秋生接受了李弼的条件。

降低三成价格。

当天就签订了新合同。

“郑董事长,难道真不考虑扩大生产规模?每年百万台的产能,利润会增加很多。越多越好……”

面对李弼的询问,郑秋生直摇头。

“利润是会增加不少,成本也会降低不少,投资呢?”

郑秋生的态度很冷。

如果不是为了康力不倒闭,他根本就不可能接受自己手下提出的这样条件。

手里的钱投资其它产业不香?

投资到股票市场或金融市场,能带来更大收益。

康力现在利润只有10%左右。

郑秋生昨晚上做出决定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想法。

不仅不会继续投资到康力,回去后,反而会把手中康力股份全部卖出,让别人接手。

接受这样的条件。

也不过是为了保证生产。

有业务,有稳定利润来源的企业,出售很容易。

对康力的感情?

工厂,只是给自己赚钱的。

“那咱们只能表示遗憾了。”

李弼有些无奈。

“这50万台的供应可不能出问题。”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

俞建邦表示。

上一次断供,直接让利润降低三成。

除非寻找到更好的客户。

要不然,康力在谈判上不会有主动权的。

除非能降低生产成本,否则未来,很长时间都只能维持这样的低利润。

这次,郑秋生几人离开时,乐视厂里的专车送几人到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