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县里又强行塞厂给刘大队长?(第2/4页)

粮食,就是一切。

填饱全国超过十亿人民的肚子,并且在这基础上奔小康,那是政府工作的重心。

“你怎么又来了?不盯着你们那边修路跟修工厂打地基?”吕红涛双眼中布满血丝,满脸憔悴。

显然,又是一晚上没睡。

“吕县长,你这样可不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休息不好,要是累垮了,怎么带领咱们发展?”刘春来看着吕红涛,有些心痛。

以前他接触的领导,多少有吕红涛跟许志强这样的工作劲头?

无论是吕红涛还是许志强,甚至他接触的其他领导,动不动就是整夜不休息。

为的,就是自己管辖范围的发展。

“少拍马屁,我时间紧张,直接说来意。”吕红涛心中倒是受用,还好这小子明白自己的努力。

没有刘春来冒头,整个县政府何曾如此累过?

不过也好,累,却让人高兴。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发展前景。

不像以前一盘死水。

见刘春来不吭声,直接问他:“隔壁吕山县的领导来找你了?”

这是吕红涛最担心的事情。

本来在组织语言,琢磨如何说这事儿,毕竟什么事情都来找县长,有些不太合适的。

听到这话,刘春来倒是一脸诧异,“吕县长,吕山县领导找我啥事儿?”

哪怕心中明白,也只能装傻。

人家真的没有来找过自己。

吕红涛也不再多言,“说吧,一会儿县政府有个重要会议,我可能没时间。”

“临江木材厂,现在已经没法继续供应我们家具厂木料了?”刘春来也不再浪费时间。

木材厂的情况,他不相信县长不知道。

轻工局那边的领导们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事儿。

这是少数没有被刘春来承包,却因为跟刘春来手中工厂有业务往来而有着不小利润的单位。

本来,小日子是红火的。

目前却因为厂长苏青平带着一帮子人自己创业,搞了一个私人木材厂,挂靠在市里一家单位的下面,县政府也没办法。

总不能打击对方。

一旦这样干了,谁还敢投资办厂?

蓬县现在正准备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吸引投资,以此来带动整个县里工业的发展呢。

沿海地区经济建设搞得火热。

蓬县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如果不是刘春来有要求,不宣传,估计现在无数西南地区的政府单位来参观学习了。

“怎么可能!虽然苏青平等人自己搞了一个木材厂,在厂里办理了停薪留职,现在轻工局正在研究对策,将会由轻工局副局长章平同志牵头,改组木材厂的组织结构……”

吕红涛的话,让刘春来发现,这次倒是误会轻工局的领导们了。

原本,他以为章平跟吴军等人在这事情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之前看起来,他们跟刘春来不是一路人的。

“章副局长亲自来牵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领导挂职,不只是只挂个头衔,而是要负责解决问题。

甚至,挂职单位的事情比原本职责更加重要。

“对,现在他已经带着人去了广元那边的伐木场,准备重新谈进货渠道跟价格,确定了那边,再来跟你们谈。另外,他们技术部长沈正义将担任厂长一职……”吕红涛告诉刘春来。

这让刘春来很意外。

一个县长,对一个小小的木材厂情况了解得如此透彻。

“领导,你不会是晓得我要来,专门问了这情况的吧?”刘春来开着玩笑。

吕红涛也不生气,反而很认真地说道:“你不来我们也得了解情况。苏青平他们自己停薪留职办厂,属于县政府支持的项目;临江木材厂又关系到你们的发展,县里不重视都不行。”

对于西南内地的小县城,任何一家厂,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