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不变应万变(第2/3页)

秦鸲飞快扫了众人一眼,眉头微蹙。她爹跟郡守说着话,面前的酒水却始终未动。只偶尔看一眼乐舞,还不如她娘看的认真。

秦鸲:……

接风宴上,秦遇也大概认了当地颇有地位官员的脸,郡守,按察使,提学使,知府,同知等等。

巡抚不同提督只管水陆军权,巡抚还涉及到军政,民吏,刑税等等。且因为秦遇身兼右副都御史,所以秦遇还有监察之权。

因此巡抚虽然官职比提督低一级,但是权力却比提督大,仅次于总督。

官场上有时候不仅仅认品级,还问从事那个部门。六部的主事不过六品官,到了地方都会受到热情接待。而其中吏部尤甚。

按察使和提学使皆为正三品,一个负责刑狱,一个负责教育,隶属巡抚和总督。

换句话说,秦遇是这俩的顶头上司。

按察使四十多岁了,国子脸,板板正正颇有气势。面对秦遇时不卑不亢。

提学使年纪更大些,瞧着五十多了,发间藏不住银色,看上去颇为和气。

“下官冒昧,听闻秦大人曾就读青溪书院。”

秦遇感慨:“是啊,一转眼都十多年了。”

提学使笑道:“但是大人的励志传闻在本地却从未间断。原只限于金陵,如今传的整个江南之地都知晓了。”

秦遇的过往也被扒了个干净,现在江南皆知。

从一个寡母靠着卖豆腐带大的平民小儿,到登入朝堂的三品大员,不,现在是从二品巡抚了,深受天子看重。而秦遇本人也才刚到而立之年。

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平民人物走到今天,几乎称得上一个传奇。他的经历也激励了无数平民书生,梦想有一天能成为第二个“秦遇”。

江南当地的茶楼把这事编成话本,至今说不腻,听众也听不腻。

桓清拜师秦遇的消息传回来,不知多少人羡慕。但想想桓清的才情,许多人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了。

秦遇笑道:“待本官安顿下来,是要去看看旧日师友的。”

提学使趁机道:“若是秦大人能再讲学一番,想必对学子们是莫大的鼓舞。”

秦鸲听着她爹和别人状似熟稔的闲聊,心里好奇极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男子,但是现在她发现她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下午时候,秦遇带着队伍到了抚台衙门,内外全安排自己带来的精卫,把整个衙门弄的跟铁桶一般。原有的人手都边缘化了。

言书跟秦遇商量何时去拜见提督和总督,不管怎么说,提督官职是比巡抚高一级的,更别说总督了。

秦鸲端着茶水进来,想了想问道:“爹真的要去青溪书院吗?”

她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身。

秦遇:“该去看看的。”

不等秦鸲开口,秦遇先道:“你和你娘若是感兴趣,届时跟我一起去看看也行。”

秦鸲连连点头:“要的,谢谢爹。”

次日,秦遇先去拜访了提督,对方对秦遇客气。之后秦遇又去拜访了总督,这跟当初秦遇去浔阳府反过来了。

主要是两个地方情况不一样,浔阳府那个时候虽不至于危在旦夕,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秦遇必须立刻处理事务,稳定民心。

而江南之地繁华太平,本地势力又错综复杂,他虽为巡抚,但贸贸然行动很有可能栽沟里。

所以还不如先去拜访上级,把礼数做全了让人挑不出错,然后趁这段时间,派人出去打听当地情况,以不变应万变。

书房里,韩五低声道:“大人,根据属下的观察,本地好些大商户应该知道您此来的目的了,最近几家来往频繁。属下担心他们会对您不利。”

“无妨,他们还翻不起大浪。”秦遇这点信心还是有的。他大概能猜到那些人的想法,估摸着是想联络大小商户一起反对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