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流”原来跟古代官制有关

今天人们的日常口语中有“入流”、“不入流”的说法,意思是达到或者没有达到某一档次、级别,比如说某人的言论不入流,即指言论档次低下。这两个日常俗语来源于古代的官制。

隋唐时期的官制有流内、流外之分,一品至九品官通称“流内”,九品以外通称“流外”。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职官》中记载:“隋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唐自流内以上,并因隋制……又置勋品九品,自诸卫录事及五省令史始焉,谓之流外。流外自此始。”“勋品”又叫“勋官”,是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

“流外”本身也有品级,经考核后可递升进入“流内”,这就叫“入流”。南宋学者洪迈所著《容斋随笔》中说:“唐开元十七年,国子祭酒杨玚(chàng)上言:‘省司奏限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窃见流外出身,每岁二千余人。’”隋代始置明经、进士二科,明经考的是经义,进士考的是诗赋。这二科每年不过百人,而“流外”竟至于两千多人,可见要想从流外“入流”难度之大。流外因此也称“未入流”或“不入流”。

宋元时期著名学者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选举考》中记载了一则趣事,可见流内、流外之界限森严。“张元素少为刑部令史,太宗尝对朝臣问之曰:‘卿在隋何官?’对曰:‘县尉。’又问未为县尉时,曰:‘流外。’又问何曹,元素辱之,出阁殆不能步,色如死灰。”流外出身竟至于让已升入三品官的张元素“色如死灰”,由此可见门第观念之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