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应变(第3/5页)

赵司翰道:“好!他引南方士人,咱们就择采天下英才!南方也引它几个,西北难道就没有忠义之士吗?边地难道就没有俊彦了吗?没有多,还有少呢!唔……”

“怎么?”

赵司翰在犹豫,是不是把雍邑的人才也引进一些,这个比例他还没有想好。江平章想了了下,说:“择采天下英才,还在乎是不是雍邑的吗?与公孙说一声,她难道会不同意?难道会看不明白?我看贺州人也不大喜欢那些南蛮子!”

“她也是先帝喜爱的晚辈,贺州人不喜欢南蛮子,她却未必。太祖太宗的事情,她总是更上心些。”

江平章道:“常听小女仙仙说,她格局与旁人不同,不妨小赌一把,她若格局大了,就会赞同你。你且试上一试,不行就停下来嘛,只要她不反对咱们,你还愁制不住陆震?”

赵司翰点了点头:“不错。”

两人碰了个头,各自去悄悄的理名单,这种事儿不能先漏出风声,不然一准会有人打破。赵司翰则在晚上去了公孙府“探病”。

公孙佳又告病了。

~~~~~~~~~~~~~~

赵司翰在这个时候过来让公孙佳觉得奇怪,照说她经常告病之后,政事堂就只剩赵、江、章三人了,延安郡王甩手掌柜,剩下两个不得忙翻了天?太子又娶妻了,没什么大事了呀。

不意赵司翰带了件大事来:“我想了又想,陛下事情做得急了,想法还是不坏的。”

余盛小心地挪了挪屁股,心说,这可真是会说话啊!不知小姨妈要怎么回答呢?一定是更会说话吧!

公孙佳道:“您想做哪一件事?又想怎么做呢?”

呃,猜错了,是直球。

赵司翰也就不绕弯子了:“为国举贤!”

公孙佳道:“愿闻其详。”

赵司翰于是把自己同江平章说的话又简要说了一遍:“为了私利与陛下怄气不是大臣所为,空谈不如实干,这就做起来,你看如何?”

公孙佳道:“好。”

余盛忍不住挠耳朵,这可真是太好了啊!雍邑有好多很好的年轻人呢!他们有朝气、有理想、有抱负……

赵司翰就向公孙佳要名单,公孙佳道:“现在要,我哪里变出人来?给我一点时间,给你考出一批来,你想要多少呢?”

赵司翰报了个数,因为朝廷各部有时候是不满员的,临时加人比较容易。当然,满员也没关系,还有“员外”一说。此外,朝廷的地方设置、官员设置是按照人口来的,比如万户设县。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会有增设的机构。

公孙佳道:“好。先给你一半,另一半让他回去之后明年主持考试考给你。”

余盛一直当壁花,冷不防被指到了,刷地跳了起来:“是!”

公孙佳无奈地摇了摇头:“就这样了,呆里呆气的。”

赵司翰夸了余盛一句:“赤子之心最是难得,多少人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变得油滑不堪了。”

公孙佳道:“快别夸了,越夸他笑得越傻——说件正事儿,无论叔父准备得怎么样了,动手的时候跟陛下说一声。咱们这个陛下,与先帝不太一样。不能让他觉得你眼里没他。”

赵司翰心头一颤,暗道:怪不得!皇帝近来那表情,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可不就是跟那非得别人把他看在眼里的二世祖一个熊样么?这样的二世祖,赵司翰打从年轻时就见得到了!

好的,知道了,这个可以有。他长叹一声:“东宫看着倒不是这样,可又有些冷淡。”他能理解太子在章嶟手下讨生活有太多的忌讳要避忌,但是总觉得太子过于疏离了。

公孙佳道:“看容逸怎么侍奉了,他是个聪明人。”

“选容逸是选对了。”

“他也蹉跎了,好在他是个有主意的人,我就不多嘴说他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