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由的生活方式(第6/7页)

“安妮特,好消息就是你不必辩赢他。你也不必冠冕堂皇地宣布你自己的决定。他喜欢想什么就让他去想。要记住,你有自由成为原本的你而他也有自由成为原本的他。我仅仅是建议你平淡自如地应对他对你缺少信任的表现,你是相信你自己的。对此你没有必要屈从或为你自己辩解。只是让他明白,你会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此外不用做多余的解释。”

尽管其他人对你缺少信任,但你是相信你自己的。

就在我们结束那次对话的几天后,安妮特和夏安准备参加一个社交聚会,夏安则开始指导她的言行就像他在去姐姐家之前做的一样。而这次安妮特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夏安,”她开始说道,“我明白当我们在其他人面前时候,我表现得是否得体对你来说很重要,不过我认为我准备好了。我喜欢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眼下我觉得不需要任何指导了。”当夏安试着继续提供建议时,她轻柔地碰了碰他的肩膀说,“没事的,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

后来安妮特告诉我,“我已经认清我需要让他知道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不用再畏惧他强势的行为举止,另外,我也不必拿我的优点换取他的信任。虽然这种手法很不一样,但是我感觉还不错。”

在你主张了你的自由之后,你还会更坚定于一个信念,你是一个值得信任和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的人。尽管如此,你并不是不需要别人的指导或启发,但你的价值观是合理的。当你抱有如是想法的时候,你将不必应许你所认为无谓的请求以及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你的可信度。相反地,你可以继续相信你自身正确的判断力。假如你周围的控制者对此举感到不快,你不妨认为他们自身有控制问题,那是他们自己该去解决的事情,而你没有理由去解决或安抚。

3、自卑VS平等

当你的自由被忽略而控制被运用过度时,另外所隐藏的一个信息就是自卑情结。控制者向顺从的绥靖者暗示道,“要谨记,我比你优越。”控制者仿佛权衡了他们自身与别人的观点和喜好的价值,然后宣称他们比别人高一级别。即便没有说出口,他们的行为还是发出了这样的信号,“抱歉了,但你在我之下。”

控制行为除了带有明显的侮辱性,讨好者还经常发现他们接受了被贬低的信息。他们不能自由地行动,而是活在过于顺从的负担当中。讨好者默默地向对方暗示说,“尽管轻视我吧;我多半也同意你的看法。”

我对安妮特坦白说过,她自卑感的倾向与他们夫妻之间的不愉快关系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你来到这里时,我看见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女性,她很有才干而且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相较于其他人,你的能力和价值感是毫不逊色的。撇开你的优点不谈,令人沮丧的是当你面对一个比你有主见的人时,你会接受一个自卑者的待遇。这种情况持续很久了吗?”

“哦,首先,你说的没错。我也为我自己的自卑倾向而感到郁闷,因为我其实是一个得体、有能力的人。关于你的问题,是的,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我恐怕是太久了。我记得在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就害怕自己太与众不同了,原因是那样会使我的父母皱眉蹙额。他们非常的严厉并且一直认为他们的观念有正确的逻辑依据。因此即使我有时持不同的意见,也觉察到违反他们是不会有好处的。”

安妮特所说的话与我从许多其他的讨好者那里听到的内容十分相似。可是,孩子需要适当程度的自由依照他们自己的信念行动。因此,多数讨好者回想起他们的孩童时代都缺少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典型地被赋予了强烈的苛求和期望,没有学会正确看待个人的独特性。结果,他们没有获悉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可能还形成了一种反叛的情绪。尽管如此,他们感觉仍然有必要保持服从的态度,以防到头来他们的观点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