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临行之事(第5/12页)

景安帝听平郡王说完,方道:“淮扬有盐铁之利,自来繁华,但自来封王,从无人封淮扬之地。柳氏当年是朕有负于她,与你们皆无相干。朕的确可将扬州封给凤仪,可做父母的,爱之则要为之思虑长远,淮扬之地可封一会儿,难封一世。朕既要赐王爵,所虑便非他这一代,而是他这一支以后如何自处。南夷之地,远离京城,自来荒夷,而且颇多土人不服朝廷管制。待凤仪镇南夷,一则可为朝廷安抚南夷土人,二则,南夷与京城、与江山,皆无大碍,他的子孙便永居南夷吧。”

景安帝把话说得这般分明,平郡王也只得作罢。

秦凤仪一家的准备工作做得既快速又细致,一家子是打算去南夷过日子了,多少人过来问候兼打探消息的,听说这个消息,也均各自盘算起来,更多的人在盘算之后对秦凤仪一家失去了兴趣。就南夷那地方,漫山遍野的土人,听说吃饭都是用泥碗,好一些的,用木碗,要是有件陶器,就是富裕人家,倘能有件瓷器,便是豪富之家了。天哪,想想也知道是什么地方。

秦凤仪不要说是原配嫡子出身,他就真是个凤凰出身,一到那蛮荒地界儿,估计也是凤凰变麻雀啦!

何况有消息灵通者,知道陛下已下旨内务府准备藩王的一应宝印仪仗了,这明摆着陛下是要封藩秦凤仪的,一旦封藩,秦凤仪此生前程已定,再什么样的出身都没有竞争力了。你都是藩王了,还有什么资格与立场来争储位?何况从陛下把秦凤仪封到南夷去,便可知秦凤仪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了。

唉,纵是原配嫡子、身世分明,到底这些年在外头长大,与陛下亲缘浅淡,又有什么用?还是得个乡下地方养老。说起来,南夷之地,比乡下地方还不如呢。

对于秦凤仪将封藩南夷之事,权贵圈议论颇多。

宫里也在商量秦凤仪镇南夷之事,平皇后与裴太后商量:“先时,咱们也不知道那孩子,唉,我每想到那孩子竟在民间长大,就觉着亏欠颇多。如今他们就要去南夷了,母后,咱们设宴,叫上那孩子,还有阿镜、阿阳都进宫来,宫里的几位皇子、皇孙,连同大公主,也一并叫进宫来,吃顿团圆饭才好。”

裴太后笑道:“你想得很是妥当,就这么办吧。”

秦凤仪在宫里其实不大有什么人缘儿,不过宫里到底是宫里,也有自己的规矩,再者,秦凤仪这样的身份,哪怕诸多人不想看到他、不愿看到他,就是做给外头人看,也得一家子亲亲热热的才好呢。何况这不讨喜的小子马上就要滚蛋了。

谁知,宫里倒是愿意表表情,可秦凤仪根本没过来。

李镜倒是进宫了,一进宫,先为丈夫请假道:“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恩典,设此宫宴,相公本是想过来的,只是这几天伤痛过甚,身上不大好,倘若来了,形容不佳,反叫娘娘担忧。阿阳年纪尚小,又怕他闹人,就让他们父子在家里歇着了。我过来给长辈们请安。”说着,她恭恭敬敬地福一福身。

裴太后摆摆手:“不必多礼。”和颜悦色地让李镜坐到自己身边的位置上,叹道,“哀家也晓得,凤仪那孩子,一时半会儿怕是转不过弯儿来。如今心里,怕是怨着咱们呢。”

李镜忙道:“这岂敢,相公只是伤心母亲之事。”

裴太后亦是一叹:“柳妃啊,当初的确是亏欠了柳妃啊!”李镜道:“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不是?”

裴太后听这话很是高兴,握着李镜的手,轻轻地拍了拍:“唉,你这丫头,也就你这丫头知道体谅皇家的难处啦。”

裴太后又细细地问了些“东西收拾得如何了”“家里如何”之类的话,道:“南夷那地界儿,哀家知道,艰苦了些。可怎么说呢,江山都是咱们景家的,什么样的地方也得有人去不是?就跟朝廷做官是一个理,越是难的地方,越是见真章,要不怎么说,乱世出英豪呢。都是一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