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第2/4页)

说起曲池,小玉姐妹两人都要偷笑。

其实两人和以往没什么不同,但又实实在在有了些不一样,从某一日起,他们两人可以一道悠闲在后院研香、喝茶、说话,两人一块儿湖边漫步,泛舟西湖,甜酿还有兴致跟着曲池去溪边垂钓,去寺里烧香拜佛,两人之间不过分避讳,也不太过亲昵。

曲池若想邀着甜酿出门走走,不需要再招呼上小玉和小云作陪,甜酿自自然然跟着他出去,把姐妹两人撇在香铺里,曲池偷偷回头,朝着姐妹两人挑挑眉头,桃花眼笑得尤其温暖。

等到小玉出嫁那日,花轿从醉香铺里送出去,虽是市斤小民的喜乐,却办得半点也不含糊,迎娶的新郎官借了匹矫健的白马,几个麻利轿夫扛着花轿在断桥上走了个来回道,旁观的游人都接了喜糖喜果,自发自觉跟着花轿往前走,恭喜唱和之声连绵响了一路,此起彼伏,久久不绝于耳。

甜酿听着烟红柳绿中一片“早生贵子”“百年好合”之声,也不禁双目朦胧。

曲池站在她身边,悄悄捉住了甜酿袖里的一只手。

她略僵了僵,偏首看他,见他笑容暖洋灿烂,松懈下来,报之微微一笑,任由他牵住,跟在人群里往前走。

“曲池。”

“嗯。”

“谢谢。”

“谢什么呢?”

“谢谢你想出一个有趣的法子……他们两个都没什么家人,却有那么多人祝福。”甜酿叹口气,“希望他们一生喜乐安顺。”

曲池目光炯炯看着她,轻声道:“等我们成亲时……也这样……好么?”

甜酿目光从他俊朗阳光的面容上扫过,落在人烟汇集之处,那一声“好”迟迟不肯落下来。

曲池只能再等下去。

王小二是酒楼的跑堂,原先一直住在酒楼的杂物间里,一直没个正经住处,近来因要成家,也在香铺附近赁了一间小屋权做新居,今日请左邻右舍喝喜酒,甜酿也请了原先居处的朱婆婆和邻里来,大家见着甜酿,都纷纷诧异:“九娘子似乎换了个模样儿。”

她原先在外走街串巷,为了行走方便,多把自己装扮得黯淡不起眼,如今生活也安定下来,每日只在家里制香,那些掩饰都慢慢省略了,素衣素裙,素面见人。

其实当了那么久的邻里,怎么会一点破绽都没有,明眼人心知肚明,却从来也不戳破她。

盛夏渐至,天已暑热,西湖游人依旧不少,夜里比白日还热闹些,都是夜游泛湖的闲人,湖边喝酒的、划拳聚赌的也不少,前头香铺一直要开到深夜,后头甜酿也要赶工,这时候的香扇香囊尤其好卖,她早已停了针黹,扇面绢袋那些都从外头买来,要在蒸槅里各样蒸煮炮制,夜里正是沉香的时候,常常忙到半夜还不得闲。小玉婚后就不在香铺里住,如今只有小云和甜酿作伴。

曲池不放心,总怕有闲人来扰,入夜也不肯走,后来索性也在附近租了间小铺子。

甜酿蹙着眉尖问他:“你能开什么铺子?”

“就开个珍珠首饰铺吧,西泠桥的花娘不是很喜欢珍珠粉么?配上你的香膏,一定销得很快。”

这铺子果真开起来,生意好坏先不说,自此曲池也在西湖边长住,和甜酿日夜作伴。

曲夫人见他倒是在钱塘安定了下来,吴江和钱塘隔得不算远,她有心照应这个弟弟,只是明辉庄有郭策,又是坐车又是行船,不便出门,曲夫人只得多在书信里关照叮嘱。江都那边,曲父和后母也有二子二女,曲家也是好几房人住在一起,每日吵吵闹闹,后母巴不得曲池离得远远的,再不回江都,向来只有给曲池气受,曲父想管教这个长子,奈何曲池只听亲姐的话语。

曲池也到了年纪,曲父想为他谋一门好亲事,曲夫人也有自己的打算,既然曲池和江都家里不对付,那不如就在吴江落脚,在郭家或是其他大户,挑个合适的女子为妻,依着曲池的相貌秉性,也能挑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