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师叔3(第3/5页)

长叹一口气,心道:郁姑娘虽脾气乖张,不好相处,却快来快去,为人极其爽利,要是江彤能有半分似郁姑娘,他也不至于这么累。

他忽地又想,若是郁姑娘能似江彤,见好就收,一哄就乖,那该……

打住,打住。

惊觉自己误入歧途,谢琎猛地顿住。

心里头骂道:你算是什么狗东西,就想要差遣别人?

说罢,便扇了自己一个响亮巴掌,一旁走过的师兄都看傻了。

他一低头,见是江中光,揉揉发红脸颊,一笑,匆匆下楼去,问,“师兄,剑练得如何?”

江中光道,“明日倒不至于就败下阵来,今日到底还能睡个安稳觉。倒是师弟,剑练得如何了?”

谢琎才学会月影九剑,纯熟远谈不上,但只得了郁姑娘两句步法指点,片刻功夫便觉出此剑法灵活玄妙之处,难怪世人常说月影剑乃是天下最“机变”的功夫,原来他早烂熟于心、引以为傲的前八式,连个“机变”的门槛都没入。

同辈男弟子之中,单只有他与江中光练至了九剑,他此刻精神正好,便想将新悟出的心得和同门师兄分享。

谢琎立刻邀请,“烦请师兄随我来庭院之中,看我这月影九剑有何不同。”

江中光犹疑着点头,搁下打水洗澡的木盆,随他去庭院。

谢琎在月光底下将九剑完整使了一次。收剑回头,笑问道,“师兄,如何?”

江中光先没说话,缓了一阵,才赞道,“好!九剑变招百种,配合六十四卦步法奥妙之处,竟有变化上万万。千门弟子之中,我竟想不到有人能应其万变。”

谢琎又问,“师兄领悟了吗?”

“略懂了二三成。”

“师兄试试,”谢琎将剑递出,“师兄何等禀才,但凡使上一次,自然能再悟两成。”

江中光有点犹豫。

他这师弟,天资极高,自打入门起,便占尽风头。不过三年功夫,武功进益已令他拍马莫及,至今年此时,他自忖与这师弟一战,胜率不过三成。

今日被师弟突如其来叫来看这九剑,本以为他有了新领悟,特向他炫耀来了。

他看着这少年打出的九剑何其玄妙,远非他照本宣科的纯熟九剑所能及,一时妒火中烧,再无心思审视剑招。

临到后来,至于剑招究竟好在何处,便也只参破两成。

如今见谢琎递来自己佩剑,竟是真的要将这领悟同他共享。

江中光便愣住了。

在月光地下呆立半晌,方才问道,“师弟,你为何要将这剑法告知于我?”

谢琎笑道,“宗主说过,终南论剑是为‘以武会友’,会的是友,不是武。我想宗主想说的是,武功再高,却如何抵得过情义之重?”

江中光闻言,如同脸上被重重打了记耳刮子。心中羞愤同不甘掺杂在一起,竟不知是何种滋味。

接过雪元,在手中握紧,一时片刻便将种种屈辱、憋闷,汇成一股劲,一剑接一剑挽出。

直至满头大汗的收了剑,渐渐觉得心头畅快,转头便问:“师弟,伏羲六十四步何其难懂,我们这群师兄弟读时,也多只是读个新鲜。师弟又如何想得到,将它同九剑结合起来?”

谢琎闻言,正想将昨夜如何遇到青龙寺的郁姑娘的事,同师兄一一道来。

但听得“我们师兄弟”时,忽然想起一件事——

各门各派步法、变法多如牛毛,各有所长;当今中原名门弟子,为稳中求益,自小习得多是南拳步法与太极步,多为一二半弓丁步,再佐以单双蝶及骑龙步变法。这类步法,入门便学,一练便是十年,中庸有余,潇洒不足。

江湖上还流传着一种步法,正是《伏羲六十四步》,其步玄妙,有名为“步轻如蝉翼,偷换如猫行”,却极难把握好度,仿若高屋建瓴,不加名师指点,极易误入歧途,走火入魔,因此也被各正宗纳入禁|书。这书私底下另改别名为《隔帘弄花》,听起来像本淫|书的名字;书封又辅以女子赤足弄花图,看起来也像本淫|书。正因如此,才得以避过师长抄检,流传下来。但其实师长们说不定也搞来看过,只是都不太好意思说自己看过,因此才从没有人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