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此诗,就叫《求风》……(第3/4页)

“这法子好!”

李鹊说完,忽然想到什么,‘露’出为难神‘色’:“大哥的计谋虽好,可我们怎么保证,实施计划的时候恰好有西风出现?”

“富贵险中求,有就有,没有也不用强求——”

李鹊刚要附和,李鹜话锋一转,说:

“不过,认真办事的态度还是要拿出来的。”

“大哥想怎么做?”

“等行动的时候,你就能知道了。”

……

三日后,距离徐州知府给出的期限只有最后一天。

天还未蒙蒙亮,月亮却已隐入了云层。

明暗交际,正是守夜之人守备最为松懈的时候。

金竹寨的大小当家还搂着娇妾昏睡,了望楼上望风的小喽啰正打着哈欠,谁也不曾想到,风平浪静之下,危机已然开始酝酿。

金竹山脚下,一群鬼鬼祟祟的人蹲在了望楼的死角内,黑暗之中,两个黑黝黝的身影从山内钻出,隐秘地归回金竹寨了望的死角。

“你那里怎么样?”李鹜压低声音道。

他蹲在土坡的阴影下,双肩各扛一把枝叶茂密的树枝来做伪装。

面前的李鹊也做此装扮。

他用两根树枝当做发簪‘插’在头上,随着他开口说话,叶片在他头上一抖一抖。

“没问题,都准备好了。”李鹊说,“六个引火点,全都浇上猛火油了。”

一个一身‘插’满树枝的大块头蹲在地上,艰难地挪移进了了望楼的死角。

“人来齐了大哥……”

“都准备好了?”李鹜问。

李鹍点了点头:“准备好了……”

“好,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李鹜捏起一把泥土,在两根手指里细细捻开。干燥的泥土化为粉尘,从他手中纷纷落下。

“大哥,你在做什么?”李鹊问。

“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这是老人家常讲的道理。老子晾的亵裤平日要一整天才能干透,这次只花了半日就干了,咱们再努把力,西风说不定就来了。”

“我们要怎么努力?”

李鹜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抬头看着两人:“掌管风力的是哪路神仙?”

“龙王!”李鹍马上道。

李鹜一个响栗敲在他头顶,骂骂咧咧道:“请龙王来下雨吗?你他娘的是不是金猪寨的眼线,专门来坏老子事的?”

李鹊想了想,说:“我听老人说过,管风的风神应该是蚩尤的师弟飞廉。”

“好,那我们就来请飞廉刮西风。”李鹜道。

“怎么请?”李鹊问。

“古有诸葛亮施法请东风,今有我李鹜作诗请西风——管他来不来,态度先摆好。”

没有祭坛,没有旗帜,甚至连一个祭品都没有。

李鹜从头上随风晃悠的两把树枝里随手拔下一支,枝头指向昏暗的天空,神情自信,张口就‘吟’:

“风神飞廉且听好,江湖救急要赶早。”

“鸭某欲与西风便,事成请你吃酒宴。”

“你若执意不给脸,风神庙里来会面。”

“砸完你的风神像,再来烧你风神庙。”

“你若还想香火旺,赶紧拔腿往西跑。”

李鹊刚要鼓掌叫好,李鹜一个眼神将他制止。

“回去再赏析。”

李鹊从善如流地闭上嘴。

李鹜沉‘吟’片刻道:“此诗,就叫《求风》吧。”

鸦雀无声,万籁寂静。

三双眼睛,定定地瞧着李鹜手中一动不动的树枝。

别说风了,好像就连空气,也因为李鹜的这首《求风》凝滞下来。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

“动了,动了……”李鹍高兴道。

李鹜扔下树枝,第二个响栗敲上他的头顶。

“是老子手抖了!娘的,干完这一票,老子就去烧他娘的风神庙——这龟孙子的庙在哪儿来着?”

“大哥,风神庙在台州。”李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