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在南京(下)(第3/4页)

咱们可以以此作为借鉴,把两项政策挂上钩,一旦百姓迫到容时仍没有将货物卖出去,地方商贸有司可以按照届时的指导价减额进行收购,而减额就是实税的数目这不就行了嘛。”

说完,杨士奇已经不打算再给夏元吉表态的机会,手在夏元吉的小臂上轻拍两下,而后抬起:“我同意废除实物税,明年初一内阁的第一道行文,就由通政司明发全国。”

杨士奇一抬手,解缙作为首倡者当然是当仁不让的紧随其后,朱高炽默默的也应了下来。

内阁三位阁臣表态通过,各部的意见就已经不重要了,大家伙纷纷开口支持了杨士奇的意见,同意了这项政策的出台与颁行。

“那我坚持一点。”

夏元吉无力阻拦大局,但还是加了自己的意思:“通政司的邸报上必须在这项政策的最后明确标注试行两个字。”

只要写上试行,万一出了不好的问题,那也可以随时废止。

这就好比朝廷年年烧粮,对老百姓的说法就是过期变质,无法食用。

甭管百姓信不信,那是心里的事,朝廷管不到。

起码明面上,朝廷占着理。

试行政策,好与不好试试才知道,不好就停,也算是朝廷为百姓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怎么说,那都是朝廷的好。

对此,杨士奇自无不允的道理。

成了是内阁的功劳,不成内阁背的锅也不算太黑。

连续议罢了两件事,杨士奇也有些疲惫,但还是翻开自己的奏疏,按照上面记述的事项继续向下说着。

“第三件事,关于扩大吏察范围和都察院增员,推动巡查制度的提议,这项提议由都察院左都御史景清提出,景清,你来说说具体意见,今天这堂阁部会议能定就定下来。”

一直存在感不强,敬陪末座的景清啊了一声,有些意外。

他这个提议都是几个月前给杨士奇私下里单独汇报过的,但一直没听杨士奇提及过,连景清自己都快忘了,万万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拿出来。

虽有些准备不足,但到底是自己的想法,景清组织一下语言,开口说道。

“几位阁老,诸位部堂,这些年随着各省地方陆续完成吏改,传统的吏察方式和吏察范围已经很显然有些滞缓了,所以我想扩大一下吏察的范围和吏察方式。

除了硬性的五年计划指标作为政绩的首考之外,官声、民声这两项传统的吏察范围扩大一下,要包含到官员的内室、子女两块,对于妻妾娘家的外戚和自家子女存在不法行为的官员,我们是否应该慎重考虑一下对这名官员接下来的提拔任命?

因为考察的范围大,所以都察院需要增员,仿照各部的结构,设置各省清吏司,同时都察院建立起巡查制度,选拔精干的都察官吏对各省展开巡视,接收地方相关举报,与各省的吏部清吏司联合督办,对贪腐、枉法甚至是依靠强权横行地方的行为严惩不贷。”

都察院这是净干一些得罪人的工作啊。

所有人的脸色都浮现几丝苦笑。

地方已经有锦衣卫司衙了,甚至还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藏着西厂的分支机构,现在都察院又要搞这种大动作,上查下盯,当官都快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这也太受罪了吧。

“许部堂是吏部尚书,你意下如何?”

杨士奇问许不忌,这让所有人都暗自撇嘴。

这还用问吗?

谁不知道皇帝最恨官员不法,那许不忌当然是对景清这项提议坚定不移的支持了。

不出大家所料,许不忌干练的说了两个字:“可行。”

“大家表态吧。”

杨士奇好整以暇的喝起了茶,耳边响起了一道接着一道附议之声。

反官僚腐败那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确,别管这事多得罪人,任谁明面上都得支持不能反对,反对往大了说,就是反皇帝,反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