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清穿之风雨同治(03)(第4/5页)

同年五月,太平军与清湘军交战。这场战役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终以太平军缺衣少食而在十月初五这天主动撤兵。

这是同治元年发生的事情,除了左宗棠成立“常捷军”外,还有季言之终于长大了一岁重要。

至于同治二年——

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兆头,先是清军收复原先沦陷于太平军的苏州,随后江苏巡抚李鸿章上奏,请求朝廷开设广方言馆。

共同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经过和军机大臣们几方讨论,终于在季言之翻白眼,以王之蔑视诽谤道:“唧唧歪歪个没法,果然应了娘们就是啰嗦这句话。”

够资格参加小朝会的军机大臣们:“……”

慈安太后:“……”

慈禧太后额头上当即就冒出了青筋,这破孩子,又是从哪儿学的。这地道的老东北口音,可让慈禧太后体验了一把‘儿子太熊,好想当众抽他,但是不能’的憋屈感。

“皇帝!”

慈禧太后揉了揉太阳穴,精神又开始不济,想来虚弱药丸已经发生了作用。

因着慈禧太后好东西不断,后来季言之又想着需要靠慈禧太后压制慈安太后,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成长,所以季言之后续就没有继续喂慈禧太后虚弱药丸,反而喂了五分之一具有解毒效果的药丸,让慈禧现在还能够参与处理政务,就是不能被气,一气就脑子发昏。

但这可能吗?

别的不说,就说季言之这个熊坑熊坑的坏孩子,一天不按顿头气她都是好的了。

好比如现在,慈禧太后感觉恼火瞬间将自己紧紧包围后,先是精神不济,然后就是一阵眩晕。

这才不算,季言之还抓住了机会,很关怀的道:“两位皇额娘可是累了?要是累了今天的小朝会就开到这儿吧。对了麟魁,刚才说到哪儿去了。”

麟魁躬腰,显得很恭谨的道:“说到到底允不允李(江苏)巡抚所奏的请开设广方言馆。”

季言之端正了坐姿。虽然身高年龄只能坐在龙椅上的他小短腿在半空中晃哒,不能脚踏实地,但讲真季言之这么做了以后,气氛严肃了不少。嗯,至少季言之是这么认为的。

季言之严肃的问:“什么是广方言馆?”

麟魁:“教授英、法等国语言文字的学馆,简称方言馆。”而加个‘广’字自然泛指上海、广州等地。

季言之:“不错,果然长得不错的人都很聪明。朕是这样,李鸿章也是如此。”

工部尚书文祥瞄了一眼神色越加疲惫的慈禧太后,和一直含笑以对好像季言之说什么都不反对的慈安太后,心中摇摇头后口中却是道:“万岁爷说得极是。那建立广方言馆之事当允还是不允?”

“自然是当允的。”

季言之笑得格外的甜蜜蜜,并且含糖量十足的道:“两位皇额娘,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是是,皇帝越来越具有帝王的威严了。看来那四位帝师教导得好。”

慈安太后温柔的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几乎清晰可见。

都说面有心生,这样的慈安太后远远比慈禧太后多了一份母性。有时候就连季言之这没良心、极度自我到了极点,自私自利惯了的家伙都会误以为慈安太后才是他的亲生额娘,就更别提爱新觉罗载淳了。

所以也不怪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有记载说,清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的母子感情更好,而和慈禧太后只是面子上的母子情分。

原因很简单,大多在于慈禧太过强势并且权力欲望心太重。同治帝太过软弱,明明痛恨被亲生额娘当做傀儡,却无力反抗以至于憋屈得……

想到历史上同治帝的下场,季言之下意识就想撇嘴,不过他稳住了,继续用含糖量十足的语调:“既然慈安皇额娘说朕越来越具有帝王威严,那么朕宣布建立广方言馆的事情,朕允了,并不分满汉招收十四岁以下文童入馆,学习外国语文和自然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