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第3/5页)

纪霜雨深入浅出地举了几个例子,不止导演系的学生,其他学生听着也若有所思。

“希望诸位在学校,摹古人,效西洋,融贯一理,创造出属于华夏文艺,更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纪霜雨一席话说完,大家很给面子地报以热烈掌声。

典礼结束后,晚间便是新生联欢会了。

学生们都排了节目,教师们一商量,也得联合起来出几个节目啊。

教师全都是文艺界的人才,这一下晚会档次都上去了,好多到场参加开学典礼的名流,都冲这留下来看联欢会。

这开学庆典,不就跟过年一样,其他角儿的节目都是反串类的,小生去演旦角,旦角扮演花脸之类,就跟应笑侬当初反串旦角,这才好笑。

纪霜雨本来说那本导演给你们排,被同僚们摁住了,说这怎么行,以往都是你排,而且纪导演似乎从不开唱,还是戏园出来的,这次,你不能继续排戏了,得上台!

石头剪刀布之后,纪霜雨被戏曲专业抢走了。

“往常都是纪导演捧角,这次,咱们倒堂龙套,名角一道捧导演!”应笑侬一句话,可见这个节目阵容多牛了。

十几个名伶,有教师,也有客座的,或只是来捧场的,连龙套都是大腕。

纪霜雨紧急钻锅,排练了一下。

晚会伊始,纪霜雨便在后台换了一身青衣戏装,今天是要彩唱,他勒了头,眼眉便斜飞上去了,凤眼红唇,神骨清逸,当时后台就骚动了起来:这个扮相要是下海,也太值钱了!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声音,纪导演要是下海唱戏,怕也是名角,没见人家做导演,都有戏迷组织了。因此他首次扮上戏装,众人只觉得果然,甚至有人吹口哨。

应笑侬见了直拍大腿:

“好啊!”

“好啊!”

应笑侬说完发现有人和自己异口同声了,转头一看原来是蒋四海,两人惺惺相惜地笑了笑。

应笑侬摇头:“仙不输金雀——”

蒋四海晃脑:“艳不让寻芳!”

纪霜雨:“……”

纪霜雨:“……呵呵呵,应主任,蒋老师,你们还真是相逢恨晚啊。”

……

今日到场的人很多,纪霜雨在后台候场的时候,有位今日同台的名角找他聊天。

纪霜雨客气喊道:“胡处。”这位原是票友下海做的演员,按现在的习惯,就以某处称呼。

胡处和他聊了几句,说到校址,摸着下巴道:“戏剧大学这个校址是不错,老王府风景好,以后你们拍戏还可以在这里取景。”

纪霜雨应和:“对对。”可不是么,古装片取景方便得很。

“而且你们多是壮年人,也不怕镇不住。”胡处呵呵笑道,“要说这里,当年也是京城四大鬼宅之一呀。”

纪霜雨:“……又鬼宅啊?”

他家旁边就有一个,这里居然也是。不过纪霜雨向来不在意这些。

“你不知道?真是年轻哦,”前辈讲起古来,“二十年前吧,这里荒废已久,当时就有闹鬼的传闻。教育部原本打算把这里充作自己的办公场所的,派人去打扫。工人整理此处,却接连发狂,有的白日裸奔,有的僵直丢魂。

“当时的官员也呼吁大家不要过度恐慌,应是另有蹊跷,但已经没人敢再去了。没办法,就请了一帮警察兵住在那里,从此才无闹鬼情况。

“时人以为警察杀气镇住了此宅,前几年警察办公所也搬迁,这地方就又空置,现今又拨给了咱们学校。”

纪霜雨听着,脑海中却是闪过一个词,流行性歇斯底里。

因为一个人换上精神疾患,影响到他人,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传染,最后导致多人有类似症状,或者说,相信自己有类似症状。

在迷信观念还比较盛行的年代,那些没上过学的工人可能都是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