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第2/4页)

脸火辣辣的疼。我随着孩子的目光,望向空中。桥,还在那里。桥下的水面生出无数悄无声息的漩涡。万千水浪发出震颤,如巉岩耸立,又似一只只收拢起翅膀的鸟,瞪着黑色的眼球。桥,把你与我、我们与世界联系。这是让许多人觉得羞耻的联系。尽管比喻是人们试图抵达事物本质的一种修辞方式,但这种方法往往掩盖了真相,让他们迷失于词语的密林中,耳边听着猛兽与鸱鸮的叫声,陷于不可言说的恐惧中。比喻是一种危险。猛烈的洪水、突如其来的地震、桥本身的设计缺陷、建筑质量,都将导致比喻的坍塌。已经习惯通过这种让人浮想翩翩的修辞手法来交谈的人们将落入水里。人们并不能信赖比喻。它掩盖事情的真相,虽然它有时看起来很漂亮。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此到彼的过程,都是马克思讲的那种“极为惊险的一跳”,跳过去是偶然,跳不过去才是必然,桥随时可能崩塌。事实上,谎言也是比喻的一种。这个世界不可信任。任何一个人看似剖开沥肺的陈述,都在下意识地为自己辩护。或者不是辩护,只是惯性,又或者说是人天生就有说谎的本能——通过谎言,他们可以获得主宰别人的权力。比如我对扎撒的谎,扎对我撒的谎,以及那些骑驼者们的谎言。

夜穹静谧。一个女人出现在檌城的街头,舌头有七寸。因为太长,不得不卷起来放在口腔里。她的下颌因此向前突出,撅起的嘴唇与一朵春日里的牵牛花差不多。在她行走于檌城的三昼夜内,每隔一分钟,其如花萼张开的嘴唇深处会飘出一些直切人神经末梢的漂亮句子。这些句子在空中飘浮,载歌载舞,犹如春日里细腰丰臀的蜂群,且逐一呈现出大红、深绿、淡紫、明黄等颜色。檌城人为此发了狂,他们整日整夜挥舞衣裳、网兜,在街头东奔西走,捕捉着这些迷人的小精灵。这不容易。有的句子在被衣裳裹住以后,色泽变得与衣裳一样,并最终成为上面的一条纱丝;更多的句子还会改变体形大小,轻盈敏捷地钻出网兜(一些淘气的句子还会对捕捉它的人扮鬼脸,让那些满头大汗的人啼笑皆非)。很快,檌城拥有一个专门出售这些句子的市场。人们用它们来装饰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地位、权力、智慧、勇气以及美貌的代名词。兰心慧质的少女还爱把一种粉红色的句子系在发梢,并在月光如水的晚上,将发梢轻轻托于掌心,对它倾诉。据说这样可以赢得一个英俊多才的翩翩少年郎。

每个句子的售价不一样,最贵的是一种黑色的。

当一个表情困惑、衣衫褴褛的少年在市场中央摊开左手掌心,大家的心脏好像都被大木撞了,耳朵嗡嗡作响。它好像有无数双隐蔽的翅膀,每根翅膀皆对应着一个人名,以及他们平素不为人知晓的秘密。这让人紧张,忍不住再凝眸望去,它又仿佛是一个深深的洞。人们可以在洞中窥见自己所有的脸庞。(所谓所有,是指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总和。这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记忆方式。过去、现在与未来并非一个箭头。它们近似涡形,所以人们所看到的,与一个被漩涡吞没的溺水人所看到的一样多)。这就让人害怕了,又让人没来由地感觉到一阵阵狂喜。人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呼。一个男人粗鲁地抓住少年的手臂,问他是在哪里抓到它的。少年还没来得及回答,围观的人都向他冲过来,拉他,拽他,扯他,拖他,用手抓,用牙齿咬,用脚踹。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人们都发了疯似的想得到他手掌上的那个超越了自然的奇异物。

少年失去了左手臂,被潮水一样的人群抛到市场外面,又被许多闻讯赶来的人踩成了碎片。没有谁知道那个黑色的句子最终落入谁手。也许它并没有落入谁的手中,就像土掉在土里,它可能已变成泥土的一部分。但这件事对檌城来说,毕竟是一场灾难,连少年在内,共计七十三个人不幸罹难,其中还包括一名待嫁闺中的少女——谁也没法解释她是怎么到市场来的,大家都知道这位少女是从不走出自家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