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肥么么哒(第3/3页)

“敢问老先生是从扬州来,还是要去扬州?”

“要去扬州。”

“扬州好啊。这盐城的很多大老爷都在扬州办宅子。”

“我听说,皇上的龙舟马上要到扬州,扬州现在汇集所有的江南文人。”

“那可不是?我们盐城产盐,但要说豪富兴旺,那还是扬州。”

“那谁叫那是‘扬州’那?”

一人一句,弘星听得开心。皇上掏出一个小毛巾擦擦嘴,给乖孙儿擦擦嘴,乐哈哈地笑:“正是听说这个事儿,打算去扬州。路上见到这里修路的盛景,忍不住看一看。”

刚刚那个小厮立马又有了劲儿,大口咽下一块西瓜,大声说道:“老先生您就是有眼力劲儿。

我家公子出银子,还派我们来盯着,我们这条路,绝对没有苛刻民工和工匠的事儿发生,那伙食更是一顶一的好。”

“说得好。这两淮地面上,俺老田谁也不服,就服气安公子。”一个大腹便便的老乡绅腆着肚子进来,一身的肥肉绫罗绸缎扳指玉佩带进来一股子富贵气。

那个小厮一看,立马笑道:“田老爷来了,快坐下来歇一歇。三叔,快给王老爷摘瓜。”

老人家刚要起身,那位面容粗狂的农家汉子阻止。

那位田老爷哈哈哈笑,先拱拱手和老先生、小公子、读书人见过,接着掏出来十个铜钱给那位农家汉子,发现他不接,特有牌面地感叹。

“哎呦呦,我说王大侄子啊。上次我家大儿吃你一个瓜没给银子,你可不能总记着。我今儿都给了还不成?”

那个小厮一个劲地使眼色,农家汉子心里有气,可到底是不想得罪人,接了那十个铜钱:“爹你坐着,我去给田老爷选个瓜。”

农家汉子挺直身板出去瓜棚,那个老人家招呼王老爷坐下来,只陪着笑脸儿。那个小厮心里因为堂兄的这个死脾气不乐意,哪知道田老爷却一点儿也没有生气,还特客气地和老人家说话儿。

“我说老哥啊,你家里小儿这可出息了。你还在地里种瓜天天守着这瓜田?”

老人家很显然对这种“热情”非常陌生,只尴尬地摆手:“小儿那点手艺不值得提,不值得提。农家人不种地做啥?”

田老爷大不认同:“老哥你这可不知道了。当今皇上和小殿下都喜欢匠艺,你看这修桥铺路的,都要匠艺。

你家小儿那手活计,四邻八乡的哪个不知道?我从师爷老爷那里来,师爷老爷亲口说县令要重赏你家小儿……”

田老爷呱呱呱说个不停。皇上、那位读书人瓜棚门口有人喊“王三儿,有事找。”那个小厮高声回一句“就来了。”留下一句“各位老爷公子坐,三叔我出去看看。”人就不见。

老人家忙嘱咐一句“小心着”,接着和田老爷说话儿:“他就是一个手艺匠人,哪里值得师爷老爷关注?”

田老爷重重地摇头,贴在老人家的耳朵边“小声声”:“这可不是我关注,这是皇上和小殿下关注。皇上他老人家亲自说了,修桥铺路是国家大事,匠人们现在都国家的‘宝贝疙瘩’……”

老人家还没说话,读书人李绂不乐意了。

“田老爷此言有误。修桥铺路乃是一时之急,匠人一时受到重用不是永远。读书种地才是永久之计。”

“我说秀才公,你这可就是大大的‘偏见’了。皇上和小殿下都说,‘凡是大清人首先是大清人’,大清人,知道不?在皇上和小殿下的心里,甭管士农工商,那都是一样的大清人。”

“都是大清人是其一。其二,读书明理治天下,种地供粮食,岂是工匠和商者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