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肥么么哒(第2/3页)

还有啊,我看着你眼熟,你不就是前几天还和我家大公子一起喝酒的人?你莫不是拿了公子的银子转头就骂人的读书人?我呸!”

小厮是真被气到了,瓜棚里的其他人也都面露不满之色。哪知道这位读书人一点儿也不惭愧,他兀自在瓜棚里找块平整的石头坐下来,擦擦汗缓口气,特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家公子资助我五十两银子怎么了?

‘两淮盐、天下咸’后一句听过没?‘楚中数百万生灵之膏血,无不输于淮上’!”

那个年轻小厮大约听懂了,气得一张脸通红却又无从辩驳,嘴巴张了合合了张。其他人心里头不服,但一时没有好词儿对上。

楚中数百万生灵之膏血,无不输于淮上。两淮盐商的豪富从哪里来?两淮人的自豪哪里来?都是其他地方高价买盐人的血汗。

气氛一时凝固。那位去瓜地选瓜的老人家抱着大西瓜进来,乐哈哈地拿刀要切开,那位小厮立马有礼地捧着一半西瓜上前一步。

一块木板,四块石头打起来的小桌子摆开两个半块西瓜,皇上笑哈哈地笑,看一眼那位读书人,笑道:“盐城与扬州、泰州为邻,与淮安相连,西靠黄海,乃是两淮盐商的发源地之一。”

“自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两淮产盐,这是盐城人有这个福气,也是大清国的福气。来,小老弟,先吃半个瓜凉快凉快。”

皇上说着话,拿起老人家递过来的菜刀切西瓜。

那个读书人大约三十岁的模样,身形瘦高,面容严苛板正,内心虽有激愤不平却也知道道理,听到老先生的话,登时脸上红涨。

就见他脸上犹豫挣扎片刻,放下背上的包裹,起身行礼:“却是晚生入了迷障,谢老先生点醒。”转头看向那个年轻小厮,“小哥莫气,你家公子资助我五十两银子,恩情我都记得。”

年轻小厮因为他的动作愣住,其他人也都面露惊讶。一个读书人能对一个小厮行礼认错,难得难得!

士农工商的时代里,商人因为富裕爬上来,但读书人的傲气却是永远都在。皇上对这位读书人的表现暗自点头,唯有弘星满心满眼的好奇。

弘星听得不大明白,又因为旁边人吃瓜的动静眼馋,伸手拽玛法的衣袖,小眼神儿强烈地示意他玛法,玛法吃西瓜啊。

红红的西瓜瓤那个叫诱惑,黑色的西瓜子,晶莹剔透的汁水,弘星眼馋心馋。

亲亲玛法哈哈哈笑,从荷包里掏出来一个小布包,打开,一个小巧的银汤勺拿出来,放到另一半没切的西瓜中心一个深挖,划成小块:“只能吃中心一块,不能吃多。”

弘星迫不及待,赶紧保证:“不吃多。吃适量。”

小娃娃因为一口西瓜满心欢乐的模样,总是让人心动。瓜棚的人都笑出来,同时也因为老先生这疼孙子的架势惊奇。

那个读书人瞧着老先生和小公子的言行举止,心里头叹服。他还认为他们是北方的哪家读书人家,很有好感,也有心结交,等到老先生给小娃娃系好小围兜,大大方方地行礼。

“晚生姓李,名李绂,字巨来。见过老先生和小公子。”

“李绂你好。”弘星大眼睛忽闪,拿一块瓜给玛法,拿一块瓜给这些读书人叔叔,眼巴巴看着他玛法。

众人都呆愣。就见老先生笑哈哈地咬一口西瓜:“嗯,好吃。”小娃娃立即笑开来,肉窝窝的小胖手抓着小汤勺——开吃——眉眼弯弯。

反应过来的众人都笑出来。

李绂也忍不住笑:“谢谢诸位的招呼,谢谢老先生和小公子的西瓜。”其他人都回一句“秀才公莫客套。”瓜棚里头又热闹起来。

李绂一口甘甜的西瓜进口,就觉得这瓜那是真“好吃”。瓜的美味,真知灼见的老人家,有礼貌的小公子、淳朴的农家、轻松的气氛……对于他这样步行走了大半天的人来说,那真是“久旱逢甘霖”,也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