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3/4页)

又道:“上回那个八尺弩就别指望了!你什么时候能拉得动五石弓,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把五尺弩给你摸一摸。”

他笑着打趣了两句,却见女儿进来先反手掩了门,复才走到自己面前,将一册文书放在桌面上。

“女儿昨日去得建平县,见了大哥……”郭东娘低声道。

郭保吉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收了起来,问道:“你是要来给我学他是个什么德行,还是要来给他求情?”

又道:“你虽是个女儿,我却不只把你当作吃茶弄花的来养,而今是要为了旁人做的错事,让我失望吗?”

听得郭保吉这一句,郭东娘再多的话也不能出口,哽咽一声,把脸上眼泪一抹,道:“我晓得而今朝中形势不好,爹为了圩田堤坝事,寝食难安,只大哥乃是被人哄骗,并非出自本心,等他回来,爹再给他一次机会罢……”

郭保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你都知道而今朝中形势不好,他做官快满一年,却是毫无警觉之心,本性如此,将来如何再改?倒不如老实做个富家翁,倒不至于惹出大事来。”

郭东娘无话可说,只默默擦眼泪,又把桌案上那一册文书打开了,推到父亲面前。

郭保吉还以为是长子写来认错的书信,虽然仍在生气,可看在女儿面子上,到底又还心软,最后还是低头略扫了一眼。

他只看了个开头,就不由自主地“咦”了一声,连忙坐正,双手把那文书拿稳了,仔仔细细读了起来,先从头到尾囫囵读了一遍,忍不住又翻回开头,认真再琢磨一回,一边看,一边顺手就将边上的笔拿了起来,在那文书上头勾勾画画,每一页纸都能圈出好几点东西。

这一份文书写得虽然简单,总共也就三页纸,可是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条条框框,说的乃是如何解决建平县民伕征召、粮谷收缴、银钱募集事宜,不仅把当要怎么做的步骤讲解得清楚又详细,甚至连怎么才能叫各村镇农人、百姓知悉水柜、圩田事都想了极为巧妙的办法。

除此之外,后头还附上了建平县人丁分布、村落散部图,又在图上标示测算相应距离,边上另做解释上述方法可行性。

那图纸反复折叠,叠得很厚,一打开来把就把整个桌案都占满了,郭保吉看着看着就入了神,许久才记起女儿还在一旁站着,连忙抬头问道:“这东西是哪里来的?”

他那惊喜之态,但凡是人长了眼睛都能看出来。

郭东娘手心直发汗。

如果说这是长兄带着下头人一设法寻访、拟写出来的,用于将功补过,会不会让父亲对其有所改观?

她咽了口口水,紧张得背后发汗,一咬牙,本是要闭着眼睛就把谎言说了,可话到嘴边,最后却是道:“是而今在裴家那一个……沈姑娘送来的……”

郭保吉当即愣住,过了一会,复才笑道:“多半是裴三借了那沈家女儿的手送来的罢。”

这样一份应对之策,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如此周详,当中许多方法,巧妙无比,一看就是对圩田事、经济之法了如指掌的人才能做出来的。

哪怕说是张属拟写的,郭保吉都不会相信。

那张属虽然也是裴继安的左膀右臂,可毕竟只是个寻常胥吏出身。

他会如此看重裴继安,除却其人从前的确有过无数实绩,一一证明本人才干,最要紧也有出身之故。十代士族,世代相传,厚积薄发,方才能有如此眼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张属能知如何做事,但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便如同管中窥豹,不能见其全貌,能当执行者,不能为执掌者。

这一份东西,明显是掌过大事的人才能写出,以大见小,遍数一回,小公厅中除却裴继安,不作他人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