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扫塌相迎(第3/4页)

郭德冈拉着周栋在凉亭内坐下,这会儿已经上了月色,清光照水池、芳霰映大鹅,景色算不上优美,却特别接地气。

凉亭内没电灯,却别出心裁地亮着两盏走马灯,灯内的油火气一逼,外面的画就转,又是三英战吕布又是天蓬戏嫦娥的,文戏武戏算是全了。

少兴黄酒是正经的老酒,看着黏稠挂碗喝着香甜,就着花生米、猪头肉,那真是别有风味,酒过三巡炸金蝉也送来了,这东西又叫‘肉米子’,和花生米一样最下酒。

有了这几样小菜在,真比满汉全席更能令人生出酒意来,可惜就是少了茴香豆,无法体会那‘多乎哉不多矣’的意境。

菜过了五味,小岳岳拿了一个锦盒送过来,郭德冈直接递给周栋道:“兄弟,看看哥哥为你准备的‘片子’怎么样?够豁亮不?”

片子是名片的前身,可老年间真正讲究的‘片子’可要复杂多了,除了片子本身制作繁琐,遇到正经拜访的时候,还要装入锦盒,盒子里面要放上各种点心,甚至还有金银等物。

往年间下者拜访上者,那里面的银钱定份都是有讲究的。有准备给门房的,有准备给管事的,还有准备给大太太、二太太、三姨太的,别的不说,光是这锦盒里面的分层分格,就有很多的讲究机关。

周栋打开这个黑漆锦盒,只见上面是个九宫格,旁边的八个格子中放着桃、杏、李、枣、冬瓜、生姜、话梅、山楂等八蜜饯,中间的格子却是空着的。

问了于老师才知道,如果是主人过寿,中间的格子里就要放上一枚寿桃;而寻常时候拜访主人则要空着中间的格子,讲究的是‘客人不占极数’,以八数讨个吉利。

提起这个九宫格,下面才是黑色牛皮的片子。说是片子,其实是有面有背的折子片,上好的牛皮做成,四角都镶嵌了黄铜,这样一来好看,二来又没有在主人家面前炫耀金钱的意思,最是中正平和。

打开这个折子片,左阴背写的是拜访主人的话,多是些客气又不失气度的词语,右阳面书写的才是自己的名字,后面挂着头衔,华夏面王、九州鼎食主厨周栋云云。

周栋皱眉道:“郭哥于哥,这样是不是太招摇了?”

“怎么会呢?”

于老师笑道:“你可跟那些去排队的食客们不一样,你这算是以厨会友,还要破解袁家的题目,当然是要表明身份了。否则你以为是个厨师就能去袁家递片子,那样袁先生还不得累死?”

“放心吧兄弟,对袁家这样的人家,就得递这种片子。不卑不亢、才显得你这位华夏面王的风采嘛……岳岳,立即安排人把片子递过去,务必要在晚上八点前递到,要是误了时间,那就得等明天早上了……”

郭德冈笑着对周栋解释道:“其实按照规矩,像咱们这样递片子应该是要提前三天的,可是时间不等人啊,也只能请袁先生谅解了,好在这里面有兄弟你的面子在。”

“我有这么大的面子?”

“那是啊,华夏面王代表的可是华夏白案一脉,袁先生要是不给你面子,恐怕天下做白案的厨师都会恼怒,他这样的身份又怎么会不顾及?”

郭德冈笑道:“来来来,咱兄弟喝完杯中酒就开吃吧,热腾腾的打卤面可来了。”

德于社内掌柜的打卤面名不虚传,周栋在没有开启尝味技能的情况下居然连吃了两大碗,郭家媳妇儿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当晚周栋就宿在郭家,第二天一早起来,在郭德冈的陪同下刚吃过早点,小岳岳就风风火火地跑来了:“师傅,周叔,随园有回话了!袁先生说今天暂停营业一天,要扫榻迎接华夏面王。”

扫榻?周栋听得有点牙酸,这词用的……不过也知道人家是爱讲古,这词得按古时的词义解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