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扫塌相迎(第2/4页)

哪怕这位爷刚打对面的公共厕所出来,您也尽管大着胆子招呼,人家不但不会生气,还会笑着应一声:“吃了您呐,怎么,今天没喝两口儿?”

换了是于大爷这会儿准会晃悠下手中的鸟笼,笑眯眯地道:“人吃了,雀儿也吃了,这不带着它溜食儿呢么?您听听我这黄莺,口儿正不正?”

“喝,真没得挑!可得给您提个醒儿啊,前街转角的电线杆子上可落了只老鸹,您还是绕着走吧,回头再把您的黄莺带到沟里去,脏了口儿就可惜了!”

“哎,谢谢您嘞。”

这就是老京都的日常招呼,透着股子亲热、慵懒、大气和喜庆。

于老师曾说过玩儿在京都,这话说得可太对了。

玩儿也是要看气氛看环境的,您提溜个鸟笼子在香江街头上晃荡,满大街行色匆匆的人们个个都像竞走运动员,您能找着玩家的感觉?回头被卫生署的人盯上,备不住还要罚您款呢。

这就是一座城有一座城的容色、一座城有一座城的气口儿,老京都的气色可是几代玩主一同养出来的,您甭提八旗风气、上纲上线的全没用,您就说这种气氛养不养人吧?

一下车,走在后海的小巷中,周栋就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京城气。

什么是京城气?简称大爷气,这里的爷们儿对谁都有礼貌、透着大气,可也从没拿正眼夹过谁,骨子里透出一股傲气,管你是大老外洋毛子还是头上戴着几品顶戴,一概从容面对肆意调侃。

这或许有些油滑,却又何尝不是大国之民该有的骄傲?反正这种感觉让周栋非常新鲜,比起新兴的那几座国家经济大都市,老京都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

老郭的四合院不大,前后两进院子,估摸着能有五百平米左右,入门有影壁、堂屋南屋各三间、东西各有待客的厢房,绕过南屋西头儿的月亮门儿,就看到后院已经被改成了一个小花园。

水池子里养着大鹅,不光好看关键时候还能吃,见到周栋一个个全都眼神迷离;水池旁有几米长的回廊、凉亭,还栽种着几棵柳树;传说中的德于社内掌柜正拿着个小铁铲在树下挖金蝉,看那翻出来的几十个土坷垃,估计是抓了不少。

没等老郭招呼,内掌柜就笑嘻嘻迎了上来,见人就有七分熟:“这就是周弟吧?等会儿晚饭就得了,今天人少,就咱们五个人,我炸了花生米、称了二斤猪头肉、还有煮毛豆、炸金蝉,你们哥仨儿先喝着。

周弟你可是勤行的大人物,不会嫌咱家待客简陋吧?”

周栋一笑:“那不会,我就喜欢这么吃,这样能吃饱。”

“哈哈,看你说的,吃什么不饱啊?

不过这几样下酒菜看着简单,还真是最经典;早就听说你们当大厨的吃喝都简单,都是见多吃多的主儿,所以我今天专门准备了这些下酒小菜和绍兴黄酒。”

内掌柜笑着道:“等你们喝得差不多了,回头尝尝我的打卤面。岳岳,你帮我去和面,要是能被华夏面王夸个好,以后我就在德于社支上摊子专卖打卤面去!

小岳岳笑道:“得嘞,周叔您稍等,一会儿就齐活儿了。”

周栋脸一红:“我看你先等等吧……岳岳,辈分乱了,叫什么周叔啊?”

“没乱,周弟你跟我兄弟相称,他可不得叫你叔么?

借这机会我提个意见啊,你管老于叫哥,管我却叫‘郭老师’,这是瞧不上谁还是欺负谁啊?以后叫郭哥老郭都行,兄弟你称量着办。”

周栋被郭德冈说得无奈,点点头道:“成吧,以后我就管您叫郭哥吧。”不知不觉被环境影响,他也有点京片子的味道了。

“哈哈,好啊兄弟,快坐快坐,咱哥仨先喝着,让孩子和娘们儿去忙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