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5/6页)

十一月雪菜摇了摇头。

“听我解释到最后吧,你这个笨主持人。我还有其他根据哦。也就是我所提到的那段内容之后三句。”

“三句?”

“以句号为标志,往后三个句号。我是这个意思。”

“啊,这我明白。”

“在这里,视角人物三郎这么描述——‘询问的同时,我下意识地用指腹来回摩挲着插在衬衫上的钢笔的顶盖。’有这么一段文字。”

“没错,的确有这么一段。但是,这怎么就能证明凶手是树木了呢?”

“你还不懂吗?这句话正是指出树木是凶手的决定性证据。”

“这里有决定性证据吗?”桦山桃太郎一脸惊讶地问道。

“这个谜面的‘叙事人’是绝不会描写无用的情节的,没错吧?从开头就出现了各种人物,但几乎没提到过他们的长相、服装等要素。距现在一百多年的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品被人批判为‘不过是一堆空洞的商品目录’,读者们认为其非常无聊,当成劣质小说摒弃。在我们这位‘叙事人’眼里,以前互相认识的人,容貌这些是早就明了的要素,不用再去特别描写,这样的确自然得多。但是这么一个绝不浪费笔墨在无用的描写上的‘叙事人’,为什么要在文中加上一段‘三郎下意识地摸钢笔盖’的描写呢?这里绝对是有某种意义的。”

“原来如此,但是,您说的‘某种意义’是指?”

“现在在看软文百宝箱——啊不,应该说电视机——在看电视机的人,一定会跪地惊叫道: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国的一个高级钢笔品牌——这样说可能缺乏说服力,所以我就大胆地把制造商的名字公布出来,百乐(P ilot)牌钢笔的前身正是‘树木(KIKI)钢笔制作厂’!”

“有、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而且树木钢笔制造厂时代所生产的钢笔现在成了古董,有很多人收藏呢。特别是钢笔头上印有‘KIKI’字样的,更是有附加价值的贵重收藏品。”

“这……恕我孤陋寡闻。但是,把这种冷门知识当成决定性证据,是不是有些太过儿戏了呢?”

“这才不是冷门知识呢!只要是钢笔爱好者或者文具收集狂,都知道这样一款钢笔!这就好比家电爱好者眼中的东京通信工业制造厂生产的电饭煲,是常识!顺带一提,我认识的家电爱好者对我说,最新的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不好吃,所以一直在用东京通信工业制造厂生产的电饭煲煮饭呢——”

“那个,能打断一下吗……我怎么没听说过东京通信工业制造厂这家公司……”

“什么?提到东京通信工业的话,是个人都该知道,它是索尼公司的前身啊!连这种常识都不知道,怎么当主持人的啊!”

“这、这是常识吗?”

“作为一个日本人,至少要知道代表日本的企业的发展史吧!”

“哈……”

“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作为钢笔爱好者,三郎一定每次见到树木的时候都会联想起‘树木钢笔制作所’。因此,在案发当天,透过窗户看到树木逃走的背影后,他才会下意识地摸了摸插在口袋上的钢笔。”

“哈哈,原来如此。只是,三郎是钢笔爱好者这件事,也只是十一月小姐您的推测吧?”

“不,有证据,写得明明白白。”

桦山桃太郎露出惊愕的表情。

“什么?三郎是钢笔爱好者竟然写得明明白白?在哪里呢?”

“呵呵呵。你还没发现吗?你竟然还没发现吗?!你竟然还没发现?!”

十一月的表情阴沉了下来。

“是的,非常抱歉。至少在我的印象中并没有相关的描述。”

“想知道吗?”

“是的……”

“那么,对我说‘请告诉我吧,女王大人’!”

“请告诉我吧,女王大人……这是什么恶趣味!而且这也不是我的请求,是十一月小姐您需要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