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4页)

“是,老奴这就去,”席嬷嬷正欲转身,却又被叫住,“等等,”徐雅雯双唇颤动,右手张开慢慢下落覆上微凸的腹部,嘴张合了好几次才发出声,“另熬一碗堕胎药,”这个孩子不能留,“还有两碗……两碗,”泪汹涌,流进嘴里,苦咸苦咸,“两碗绝子汤。”

音一落,人就瘫了,从榻上滑坐到地。要想皇帝留活命,她的两个乖女就不能诞下流有恪王血脉的后嗣。

皇宫里干正殿,琰老亲王见着了死了的徐博义,是一句话都没问,痛心疾首屈膝跪地,抬手拱向前:“皇上,臣恳请您容恪王一个全尸。”

皇帝叹息,似还未从刚刚的事中解脱出来,右手紧抓着那道假旨:“朕给过他机会,直到那杯毒酒奉到面前,朕还在等他收心。可惜,毒酒都杵到嘴边了,朕也没能等到。”

琰老亲王气恨,都是朱氏毒妇助长了恪王的野心,若她能从中劝阻一二,恪王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朕会留他全尸,”皇帝眼中闪过晶莹:“也会保其王位,但恪王后嗣是不得再入朝了,只能做富贵闲人。”

闻此言,琰老亲王磕下头:“谢皇上。”

坤宁宫,李安好令九娘和宝桃接了御前送来的白绫与鸠酒:“皇上怎么样?”

范德江抿嘴摇首。

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李安好颔首轻叹一声:“本宫知道该怎么做了。”

范德江看向冯大海,见其极为郑重的点首,便屈膝单腿跪地:“那奴才就先回干正殿了。”

“公公慢走,”李安好示意冯大海去送送,待两人出了正殿,转身去往小书房拟懿旨。

小雀儿侍墨,这懿旨还没拟好,冯大海就回来了:“娘娘,今儿戌时初,镇国公世子带兵圈围了恪王府。”

李安好手下一顿,这么早,戌时初恪王还活着。只略一细想,便知皇上这般做的用意了,落笔继续拟旨。

很多时候人一旦死了,罪孽也会跟着被淡化,尤其是像恪王这种没造成什么影响,膝下还有无辜稚子的,更易引人同情。只世人忽略了根本,恪王之所以没翻出水浪,全是在于皇上棋高一招。

皇帝及早令镇国公世子圈围恪王府,也是防着这出。

恪王膝下有三子,按《大靖律法》,逆着最轻都要诛三族。那皇上是放过恪王三子,还是杀之?

宗室都在看着呢,恪王是皇上一母同胞的兄长,皇上若是按《大靖律法》杀恪王三子,宗室会觉皇上太过无情,毕竟稚子无辜。

可无辜稚子终有一日会长成,谁能担保他们不记杀父之仇,不随恪王生贪妄之心?

宗人令琰老亲王虽不太管事,但却极爱惜后辈。其身份摆在那,他要是开口,皇上怎么都会留几分情面。所以把恪王府留给徐氏雅雯清理最佳,徐氏雅雯是聪明人,她会参不透皇上要的是什么吗?

想两女活命,安享富贵,就要让恪王绝嗣。

拟好了懿旨,李安好又从头看了一遍,确定无误后盖上凤印。

冯大海上跪下叩首:“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后双手举过头准备迎懿旨。

李安好幽叹一声,轻哂一笑,她今天叹的气都快多过前半年总和之数了:“去吧,想来徐嫔应已听到消息了。”

一刻后,冯大海捧着懿旨在前,九娘和清秀宫女分别捧着白绫和鸠酒在后。出了坤宁宫,去往瑶光宫。

瑶光宫里,徐雅琪已脱簪去饰,换上了她最喜的浅蓝色留仙裙,披散着一头青丝坐于镜奁前。多情水眸红肿着,一眼不眨地看着镜中人,她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此生如梦,花未开就已折,含泪凄然笑之,白活了一场。

西侧殿,孔氏雨晴站在檐下,目睹了冯大海一行入了东侧殿。略显尖细的宣颂声隐隐可闻,一抹阴影投射在窗棂上,美人举杯仰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