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文学的力量——与《陕西日报》记者张立的对话(第2/6页)

  这些一波偃息一波又起的写作现象的发生,甚至还能形成或短或长的浮泛,在我看来,还是出于写作者对创作的理解,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就会形成艺术兴趣的巨大差异,作品的品相也就由此定形定格了。“性”和“爱”无疑是诸多浮泛现象里最热门的一种。中外当代的许多杰出作家,在这个精神和心理领域,做出了震撼读者心灵的探索,无需一一列举那些堪为经典的作品。现在浮泛在中国文坛的所谓“身体写作”乃至“下半身写作”的颇为畅销的小说,其兴趣集中在性的种种形态种种过程和种种感受的展示上。稍有教养稍有欣赏雅趣的人,就会有自己阅读的判断和选择。然而,也不能无视人的某种窥阴癖的潜意识习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个商业利益的驱使,出版方想以此谋利,写作者也以此获得厚酬。还有“名”的诱惑,不能正道出名就想绝招歪招,在钟鼓楼广场脱光衣服蹦跶,吸引的好奇者肯定比任何穿戴整齐的人要多得多。他们联手获得丰厚的利润和酬金,去买房去买东西去喝咖啡到欧洲美洲游逛去了,丢给文坛一个颇多争议的话题,让那些尊重着文学精神的老者和青壮年去讨论,包括你和我。这些现象很难构成主体倾向。我所熟知的许多作家都不在意这种东西,更不动摇自己的行程和方向,自然也是出于他们对文学创作的理解和兴趣。譬如陕西文坛,至今也不见一部号称“身体写作”的作品,许多省也类似陕西。认真掐着指头算起来,标榜“身体写作”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就那几个,那几本。很难形成倾向。

  记者院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遥在历史上袁社会危机尖锐的时代尧断裂的时代尧在强大的社会潮流影响下面临变革时代袁都有伟大的作品产生遥 我们一再赞颂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野伟大的时代冶袁可是为何没有出现相应的伟大作品钥

  陈忠实:你的这个问题是就世界文坛的大格局而言的。如果具体到某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情况就很难以这个普遍现象而论定了。比如泰戈尔之后,印度很少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品产生,印度人也会提出如上述的诘问。类似的文学现象,就我大概的印象,颇为普遍。

  就我对文学创作的感知和理解,伟大作家的出现和伟大作品的产生,确凿没有任何可行性的规律去蹈循。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的出现,都只能看做是一个个例,几乎找不到相类似的第二个。这就是说,在相同的“伟大时代”的氛围里,或在“危机尖锐”和“断裂”的时代风浪冲击下,为什么出现a这个伟大作家,而不能再出现又一个伟大的b作家,永远都无法阐释清楚,永远也难以寻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如果能阐释清楚也有依据可寻,那就有了培养伟大作家产生伟大作品的规律性途径,就可以如商品一样批量生产了,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就不再惹眼了不再珍贵了。研究者永远回答不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打破封建帝制冲破腐朽的社会氛围的大时代背景里,为什么既能出现呐喊呼号的鲁迅,同时也能出现鸳鸯蝴蝶派,可见作家的个性差异和感受冲击的内在气质有多大距离。依此类推的方法在作家出现和作品诞生这种事上,是无效而失灵的。我的态度是等待,是期盼,而且急不得。肯定在未来的某个早晨,影响世界文坛的一个伟大的中国籍作家和他的作品将辉耀于世。

  记者院联想我们陕西出现的王汶石尧柳青尧杜鹏程尧路遥袁包括您以及贾平凹等这一批作家袁请您谈谈文学作品与所处时代的关系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