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楂树之恋》 6、评陈岚的《不开花》(第3/4页)



  陈大姐看了一本《山楂树之恋》,唯一揪出来批判的就是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她批静秋的无知,批老三的禁欲,但陈大姐有没有想过静秋对性的一无所知是谁造成的?“文革”是一个凡是有爱情描写的书籍都被打成禁书的年代,在那个“谈性色变”,“谈爱色变”,连未婚同居都有可能受行政处罚,连未婚先孕都可能送命的年代,静秋怎么可能像你一样知道那么多的“真刀真枪”呢?老三又怎么可能象你一样毫无顾忌地发泄性欲呢?所以静秋对性的无知和惧怕,正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老三选择不跟静秋一起飞,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控诉。

  新浪网曾对陈大姐那个关于强xx的观点进行过民意测验,结果有47%的人认为女性的贞操高于女性的生命,其中99%是男性,这是在三十年后的今天,那么请想想三十年前会是什么情况。老三知道静秋生活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所以他克制自己,以免给静秋今后的生活带来灾难,这正好说明他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以后的时代,都有着深刻了解和高度预见。如果你认为他们的爱情不完美不人性,那你应该谴责那个使他们的爱情不能完美、不能人性的社会和时代。

  但陈大姐显然不敢把她的尖酸刻薄用在批评那个时代上,于是她的重拳就落在了两个受害者身上。请问陈大姐这样不遗余力地痛骂静秋和老三,跟那些对着强xx受害者吐唾沫的人有什么两样?

  中国女性面对强xx宁死不受辱,是社会强迫她们那样做的,社会的宣传教育达到了那样一个深度,可以使她们认为那是出自她们自己的意愿。静秋对爱情的无知和害怕也是社会强迫她那样做的,社会的宣传和教育达到了那样一个深度,使她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因为过早追求爱情被社会打上耻辱的烙印。

  《山楂树之恋》就是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揭露,是通过一对年轻人的爱情经历,控诉那个时代对心灵的扭曲,对人性的践踏。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像在读他们自己的青春,那些渐被遗忘的恐怖记忆又鲜活于他们的眼前,所以王蒙希望再不要有静秋和老三这样的悲剧。没经过那个年代的人,也从艾米生动逼真的描述中认识了那个年代,体会到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可怕与可悲,庆幸自己没生在那个年代,也希望那个年代永远不要重来。

  陈大姐可能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也不屑从故事中去了解那个时代,所以她会象皇帝的女儿听说有人没饭吃饿死了的时候问:“为什么他们不吃燕窝粥呢?”但那皇帝的女儿只是不了解事实,至少还有一份同情心,问题还算提得天真。陈大姐这个“皇帝的女儿”,生活在一个随时随地可以“真刀真枪”性交的时代,对文革那个“情与欲”被“革命友谊”代替、“人性”被“阶级性”代替的年代一无所知,但她的责问里没有同情,只有无知和尖刻。

  无知并不可怕,只要愿意学习,就能变无知为有知。如果陈大姐静下心来读《山楂树之恋》,会对那个扭曲人性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你今天扮演的“知心姐姐”角色也会大有裨益。可惜的是,陈大姐被醋海淹没,该看的也看不见了,该体会的也体会不到了,只想把《山楂树之恋》一棍子打死,出出那口被人抢了知名度的恶气。

  陈大姐没经过文革,但她的做法倒是跟文革的做法一脉相承,想判一个人罪的时候,根本不用费心去列举他的罪证,就是戴上一个帽子,乱棍打死了事。可见这不是什么文革首创,而是某些国人本身的劣根性,凡是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一律贬斥,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一律打倒,社会太强大,我奈何它不得,那我就挑几个弱者开刀,标榜自己进步的同时,顺便也公报私仇,将自己讨厌的人至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