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4/4页)

这时,县里的赵家替刘家出了手。赵家子弟原本一向出任武元县的衙役,个个勇武过人。吃了一回没有文化的亏之后,赵家一向蛰伏,没闹出多少声响,却在这时肯替刘家出头,一时便护住了刘家。

赵家的家主赵四强出面,为刘家和县里的大粮户做和事佬,硬生生把双方的矛盾给压下去。大粮户们见打不过赵家,又见事已至此,无奈之下硬生生吃了哑巴亏,回去琢磨怎么能把这笔账再找回来。

在刘家祖宅跟前,赵四强与刘家族长刘士翰见面,两人相视一笑,正要携手进入刘家的大门,却见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刘家门外张了张。

“呔!”赵家家主赵四强向来性烈如火,从不饶人。他指着那人影一声喊,立时好几名赵家子弟跳了出来,将人按住了就要打。

“且慢!”刘士翰额头上冒汗,心想这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啊!他赶紧问:“阁下是谁,到此有何贵干?”

被扣住的人从地上勉强抬起头,颤声道:“刘老爷,俺,俺是武功乡的胡……”

刘士翰登时记起:这位就是被他刘家坑了的武功乡胡老爷。胡老爷是个大善人,所以即便隐田被征用,乡里乡亲的竟然还了一份给他。这在整个武元县中是独一份。对方不像是气势汹汹来算账找茬的模样,因此刘士翰请赵四强放他起来。

“刘老爷,俺……俺没什么所求的,就是想问问,俺之前代垫的秋赋,是不是能抵够这次要交的粮赋?”胡老爷颤巍巍地问。

武功胡家早先与刘家一道,代垫了整个武元县的秋赋。刘家原打算等丈田的工作完成之后,再一家一家收起粮赋,填回刘家自己的库房,同时胡家那里也能还上一些。谁知隐田的事这么一闹,现在该交多少粮赋谁也说不清了。

胡老爷很怕自己还要倒贴,所以赶上县城来问一问。谁知这提醒了刘士翰:“刘家垫付了今年全县的秋赋?”

刘士翰刚刚想起这茬儿,赶紧去找刘名化,刘名化点头,说:“九月十八启运,送往永安州。”

刘士翰一算日子:“今儿才刚十六——赶紧!”

他连忙叫上赵家家主和两家的子弟,大声道:“快,我们赶去县库。将那批秋赋扣下来!”

只要能将秋赋扣下来,刘赵两家,就有和县太爷谈判的资本,要求县太爷改去那些不合理的新政。县太爷绝对担不起耽误秋赋的这个责任。

刘士翰一拍脑袋:他刘家怎么早没有想到?

一时两家子弟熟门熟路地冲进县衙后头的县库,正好见到两个库夫正在用笤帚清扫地面上的散谷子。

县库的门大开着,刘士翰直接冲了进去,看了一圈再出来时,满脸惊愕地问:“粮呢?”

他们刘家代县里先垫付的秋粮呢?

两个库夫无聊地说:“送去永安州了啊!”

“什么?”刘士翰登时跳脚,“不是说好了十八再送?”

两个库夫相互看看,道:“贾大人说的,征齐了便送,不需要搞那些黄道吉日的俗套,于是这些秋粮昨儿就送出去了。”

刘家的族长听说只差了一天,瞬时愣在原地,抚着胸口差点儿没厥过去,回头一看赵四强嘴角竟然流露出一丝幸灾乐祸的微笑。

赵家的子弟多是不学无术之辈,因此在这次县吏与衙役的“清洗”中早早地被剔了出去,但损失也仅止于此。

而刘家,刘家这简直是成了全县的笑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