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4/4页)

郑伯宜与南永前都曾在窗外默默观望,心想他们这位小主人,对待一位政敌竟然也如此“心软”。郑伯宜作为贾放在政治方面的幕僚,自然也知道夏省身的立场,明白贾放的目的。他心里默默叹息,心想:小大人啊,你这一番良苦用心,需得对方领情才行啊!

不过,郑伯宜也明白贾放的处境——现在无论如何,都要抱住这个“政敌”的姓名。否则贾放在朝中会非常难办。

至于以后“政敌”能不能转为“盟友”,至少得等到老大人醒来、病愈,才能说到这些。

*

夏省身即便是在病中,也隐隐约约有些知觉,知道有人在喂他服药,有人在他身如火炙的时候为他降温,在他如坠冰窟的时候为他盖被保暖。

他也有几次清醒过来,发现贾放背对着他,正在读书;再醒来的时候,发现贾放也撑不住了,以手支颐,睡得头一点一点。

夏省身心道:这少年竟然有如此心性?竟然耐得下性子来照顾老夫这么个病号?莫不是要施恩,待自己痊愈之后借此邀功?

这时的夏省身尚且病弱,清醒没多久,便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但不久他就一日好似一日,每天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夏省身顿时发现,留在府署里照顾他的,是另外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二十六七岁。问起来对方答道:“学生名叫张友士。”

“张友士?”夏省身听过这个名字,“写《血防报告》的张友士?”

岂料张友士一听老大人这么说,立即往后退了一步,道:“不敢,学生那一份《血防报告》完全是在贾放贾大人的指点之下完成的,然而贾大人淡泊名利,将那署名全让给了学生一个人……”

夏省身一想:那少年,竟然是这么高风亮节的一个人?

他连忙问:“那贾大人现在身在何处?”

张友士恭敬答道:“昨日见老大人已经渐渐复原,贾大人便陪本地的县尊袁化大人去巡视下辖各乡防治这疟症的工作去了。”

夏省身听了登时有点小失落:自己原本猜想对方可能会借此机会讨好卖乖,邀个功,好让自己能接受他的那些学说——谁晓得人家竟然不屑?!

不过,这样看来,这个少年人,还确实不能小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