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2/4页)

被擒住的扒手被王二郎扣住,关在了村办公室后面的空屋子里。桃源寨的打算是改天敲锣打鼓把人送回他本村去,交由本村处置。另外桃源寨也登记了此人的姓名年纪、相貌特征,以后将禁止此人进入寨子,参与“商业恳谈”活动,算是上了桃源寨的“黑名单”了。

这一场“扒手”风波好容易解决,有外乡来的山民举手问老金:“敢问,这些流通券我能带走吗?就是留在手里,等着下次用。我不缺铜钱,又懒得带大把大把的铜钱回去。我刚和你们的人订了一大篓冬笋,过半个月交货,我能到时再把这券带来,再用这个券买冬笋吗?”

登时有其他外乡来的不大理解:“铜钱拿手上多放心……万一你下回来的时候人不认这券了呢?”

老金刚好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不可能!我们爷说过了,只要这桃源寨在这儿一天,就会承认这流通券的效力一天。这位老乡放心带回去吧,下次来一定能用。”

“当然,”老金继续说,“其他几位不放心也没事儿,今天临走的时候你手里有多少券,我给你兑多少铜钱。这一切全凭自愿。”

“这感情好!”多数外乡来到听见说这全凭各人愿意,便放下了心。他们确实也觉得这“流通券”携带方便,但是究竟使用情况如何,众人还是想要稳妥些,等过一阵再看看。

但也有人想办法弄到了几张“流通券”,打算回去琢磨琢磨。

*

白日里这“桃源寨第一次商业恳谈会”圆满成功,待到夜幕降临,寨中各村的村民,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村中灯火通明,很是热闹,但金融办、招商办这些办公室都冷冷清清的,一个人都没有。

这时,一个黑影慢慢靠近桃源寨金融办的办公室,他四下里看看,又屏息听听,确定四周无人,便冒出一把细细的铜匙,将门上挂着的锁一顿倒腾,锁应声而开。那人却又把锁轻轻挂在门上,自己悄悄溜进屋,轻轻掩上门。

他借着窗外投进的那一点点清冷月光,找到了白天里老掌柜展示那只银箱,试着提了提,箱子极其沉重,根本提不起来。

窃贼对此反而挺满意——沉重不正说明了里面装的银两多吗?

他记得白天时候,老掌柜是用一柄钥匙戳进锁孔,转了转,便打开了箱盖。而他正是开锁的高手,当下提起那柄细细的铜匙,一边往锁孔里送,一边体会手上的感觉——

谁知他突然注意到锁孔旁边还有个小小的圆盘,窃贼伸手推了推,似乎是可以转动。

这圆盘……和这锁有关系吗?

窃贼觉得有点不对,赶紧将注意力转回锁孔,小心翼翼地来回移动铜匙,试图尽快找到着力点,像白天里那位老掌柜一样,“喀”的一声开了锁,就能把这银箱打开。

他有点着急,谁知越急越是没法儿打开,使劲乱扭一通之下,手里的铜匙都快扭弯了。

这时背后的门啪的一声弹开,有人举着灯笼看向屋内,说:“谁在那里?”

窃贼知道自己露了馅,转身便逃。他早先进来的时候就规划好了逃跑的路,这是没有向门口冲去,反而冲向那面看起来不太结实的竹制窗户。只听“砰”的一声,窃贼就撞破窗户,成功从屋里逃了出去。

门口举着火把的正是稽查队长王二郎。他也不着急,反而悠哉悠哉地走进屋,用灯笼照了照那只银箱,顺手把尚且留在锁眼里的那柄铜匙取出来,说:“第三个……第三个折在这‘保险箱’上的。”

这时窗外响起赵五光的声音:“逮住了!”

王二郎应下,去将门窗和银箱都复原好,出去与赵五光会合。

赵五光和他的一个小弟正押着刚才那名窃贼,将对方的胳膊紧紧别在背后。赵五光大笑:“你这主意真好,把贼都往我手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