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4页)

其实贾放还解释过这种“气”到底叫什么名字,但王二郎死活记不得了,只依稀记得和贾放贾三爷姓氏一样,也叫贾,贾什么的——好像叫贾完!(甲烷)

但贾三爷自己姓贾,应该不会没事儿轻易诅咒他们贾家要完吧!

所以这没多少把握的事,王二郎也不敢讲,他只能继续给乡亲们画画大饼:“贾三爷还说了,往后这沼气池里出的沼气,还可以点路灯。乡亲们晚间走夜路就不怕了,晚间有路灯了!”

路灯这一利好显然非常对妇人们的胃口:“这感情好啊!晚上串门也不怕掉沟里去了。”

“啧啧啧,你们瞅这贾三爷,为咱们做了这么多事儿,又都是亲自带了人做的,哪个地方父母官能做到这份儿上?”

“是呀……”

也有人脑回路不尽相同,想到了别的事:“晚间有路灯了?那俺就可以去报名上夜校了?”

一群妇人齐齐地转过身,望着王二郎,齐声开口问:“二郎,那夜校怎么样?”

桃源寨现在在潇湘书院里开了识字班,晚上给成年人开课。所以无论土著还是新移民,都管这叫“夜校”。

这个识字班特别火爆的原因,主要在于贾放放出风声,如果将来想在这桃源寨“吃皇粮”,弄个公差当当,就必须通过一个考试,拿到一张叫做“基础文化教育文凭”的证书。没有这个,就不能上岗。

桃源寨里那么多有野心的老中青年,听说这个考试也就是考考识字与算术,便一起去考。第一场考下来,直接考哭了几个。

后来潇湘书院的张先生给大家解释了:要想通过这考试,必须要识得五百到一千的通用汉字,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学完了《蒙学算术》,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再加上了解桃源寨的各项规章与卫生常识,就可以通过了。

为此,潇湘书院给大家开办了识字班,算术班,并时时到各村进行各项规章与卫生的讲习。

听见人问起,王二郎打了个哈哈,说:“夜校?夜校当然好啊!”

他惭愧得紧:他王二郎,还真是上过几天学,认得几个字的。再加上说话有条理,做事有章法,以前在余江乡里,就常被人夸说“有出息”。

这次一到桃源寨,他就被贾放“钦点”,当上了稽查队长,虽然不是大官,但听起来相当威风。

谁知头一次“文凭考试”考出来,他根本找不着北,直愣愣地望着卷子发呆,最后连名字都没敢写就出来了。

所以他现在可不得在夜校里学起,好好准备文凭考试吗?——不过王二郎也不急:反正贾三爷说了,这文凭考试,可不像是外头的科举,这里的考试两个月举行一次,觉得自己学成了就去考。

他一定得比赵五光先考出这个文凭才行。

正想着,有人喊他:“王二郎,贾三爷找,让你叫上赵五光,两人一起到桃源村村办公室去。”

桃源村村办公室,其实就是桃源村陶村长的家。贾放来桃源村的时候,最喜欢去他家,也最喜欢吃陶夫人做的饭菜,最终村办公室就设在了那里。

王二郎大声应下,去找了赵五光,两人一起赶去桃源村。路上赵五光难抑喜意,对王二郎说:“我听说贾三爷又给咱要发‘稽查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