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吱吱吱吱吱吱(第3/3页)

“朕初次接触朝政,想着至少要做出点事,才不辜负列祖列宗和丞相的期待;奈何朕能力有限,无法可施,惭愧不已。”

李锦余这话一出,便看到霍采瑜的脸色微妙地变了变,心里顿时嘀咕了一下:怎么,难道霍采瑜不吃这套?

他可是想了很久才想出这套说辞呢!

一方面坦诚自己想要霍采瑜的锦囊妙计,另一方面又侧面展现了自己的无能!

过了良久,霍采瑜才缓缓开口:“陛下忧国忧民,草民也只能看得出当前朝廷的赋税问题出在花样繁多、并无清晰的明目上;若想解决,可以从赋税名目上着手……”

他本想说这两日看书下来,他也只能想到将赋税明列条目,设立收税和监察两套体系,减少贪官污吏可趁之机。

只是这些制度大荻朝未必没有,贯彻不下去罢了。

李锦余见霍采瑜松口,心里一直盘旋着的吹捧提前脱口而出:“霍爱卿果然天纵奇才,竟然能想出‘一条鞭法’这等奇思妙想!”

他看过原着,从霍采瑜这段话里直接听出了后来“一条鞭法”的影子,先入为主认定霍采瑜心中丘壑已成,只是故意卖关子。

霍采瑜微微一怔:“一条鞭法?”

李锦余见霍采瑜“装傻”,迫不及待地道:“不就是把收纳粮种、棉花等等实物全都折合现银嘛!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如今的荻朝收税,多数征收的都是实物——春苗税收粮种,棉毛税收棉花,具体实物价值几何,全由税官说了算。

税官说你这一瓮粮食只值一文钱,你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够税额?再回去拉吧。

若是收税时只收现银,百姓便需得将自家的粮食物件先变卖置换,纵然比以往麻烦不少,可缴税时要缴多少数目确定,一条鞭过去,一年都不必再忧心。同时也能极大促进商贸流通,让民间的钱物流动“活”起来。

这是原着中霍采瑜登基之后推行的新政之一。

如今的霍采瑜越想越觉得此法应对如今的赋税烂额简直绝妙,仿佛一下子点通了他所有复杂纷乱的头绪,让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认同。

霍采瑜内心掀起惊涛骇浪,看向李锦余的眼神全然变了。

他确定他方才的话没有表达这个意思。

霍采瑜试探着问:“此法听起来甚好,可否仔细说来?”

李锦余以为霍采瑜是让自己说说感想,把原着中提到的一些内容竹筒倒豆子似的倒了出来,夹杂着对霍采瑜的吹捧,务必让霍采瑜感受到自己的诚意。

随着许多细节的完善,霍采瑜眼神越来越亮,愈发确信这一策若能实行,必然可以给百姓带来福祉!

——这样绝妙的法子,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