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吱吱吱吱吱吱(第2/3页)

他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开了口:“如今苛捐杂税项目繁多、种类多变,人头税、春苗税、秋收税、田税、盐税等等,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大部分收入全都纳了税,生活极为困难。”

“嗯嗯。”李锦余眼神有些亮,“继续继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若想解决这些问题,需得狠狠整治一番官税体系。”霍采瑜想起边关军民的穷苦生活,忍不住咬了咬牙,“不可给贪官可趁之机。”

一旁的长康听得大汗淋漓,甚至想即刻告退出去,以免听到什么不该听的话。

陛下竟然在和霍公子一介平头百姓讨论国策!这等事不该私底下和丞相他们商议、还要避开下人的吗?

李锦余恨不得让霍采瑜把话一口气吐干净,结果霍采瑜最后只丢出来一句:“草民尚未有完美的方案。”

他之前独自思索时,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如今看来那些想法过于纸上谈兵,恐怕要完善一下才能拿来用。

霍采瑜微微抬头扫了李锦余一眼,注意到他脸上明显的失望,心里再次闪过一丝疑惑:

难道陛下真的是因为自己一番陈词便认为自己的政策可行,才强行把自己留下来的?

可又为何先给了一顿杖刑?

若是看不上他,为何又殷勤地提供着奏折、文书、律法卷让他研读?

回想起廷杖打在身上的痛楚和内狱中遭受的磨难,霍采瑜抿了抿唇,眼神微微暗了些。

李锦余低着头,心里正琢磨着怎么把原着中霍采瑜那些政策都挤出来。

到时直接用霍采瑜的名义推行下去,替霍采瑜好好刷一把名声——再和自己这劣迹斑斑的暴君行径对比,百姓和大臣们想也知道会选谁吧?

省掉征战四方的步骤,不但节省了时间,还免掉了战争伤亡!

他真是个小天才!

……

李锦余深深思索过为何霍采瑜不肯对自己坦白他的政策。

也许是被杖刑过一次后不想对他这个暴君坦白;也许是觉得他已经朽木不可雕也、不值得推行新政……

李锦余再次叹息:要是他穿过来得再早一点就好了——起码能把霍采瑜在荻花节时慷慨陈词的那一番话听一遍啊!

原着只是一本小说不是一本历史研究巨著,只略略解说了一下霍采瑜政策的理念,具体应该怎么实施完全没有提!

思前想后,李锦余觉得还是霍采瑜对自己不够信任,觉得自己压根不会听从他的建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要刷仇恨值,当然不能和霍采瑜走相亲相爱的路线……

李锦余窝在龙床上咬着核桃壳,打算向霍采瑜展现一下自己的诚意。

听说有古诗讲君王诚恳对待下属的,有句是“朕与将军解战袍”什么来着……坦诚相待彻夜长谈,一听就很有风格!

于是霍采瑜当天夜里就收获了一个只着里衣前来的皇帝。

霍采瑜这两日都在看李锦余使人送过来的文书。

这些文书都是李锦余凭借原着中的内容从丞相和皇宫里搜集出来的,都是关于大荻朝赋税的汇报与律令。

霍采瑜从前在家时饱览群书,但毕竟比不得朝廷中心的详尽,一直在吸收新知识。

李锦余已经不是第一次晚上跑来找他,霍采瑜竟然没有感觉太吃惊。

本以为这次陛下又是像从前那样只是跟他待在一个房间里,没想到这次李锦余直接上了他的床。

霍采瑜想起之前李锦余频繁对着自己脸红的模样,莫名感觉有些异样,暗中使劲抓住了被子,不动声色地道:“陛下这是何意?”

李锦余扯了两下没扯动被子,也不在意,大大咧咧直接坐到了霍采瑜的腿上:“朕思来想去,还是想和霍爱卿好好聊聊。”

霍采瑜垂下眼眸,手指微微收紧:“陛下要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