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20页)

[20]郑朝朔,名一初,广东揭阳人,王阳明任吏部主事时,朝朔为御史,曾向王阳明问学。

[21]《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辩”通“辨”。

[22]宗贤: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号久庵,浙江黄岩人。明朝正德五年入王阳明门下。但晚年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均有所批判,倡导经世之学。

[23]惟贤:顾应祥(1483—1565),字惟贤,号箬溪,浙江长兴人,王阳明的学生。

[24]《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慊。”

[25]止至善:达到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

[26]朱熹《大学章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朱熹将“格物”理解为即物而穷理,即在事物上探究道理。而王阳明将“格”理解为正,“格物”之义便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与朱子之说大相径庭。

[27]《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即通过泛观博览扩充知识,“约”即通过礼的作用使行为有所节制。

[28]《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即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通达于天道。

[29]子夏,姓卜,名商。曾子,名参,字子舆。二人均为孔子学生。

[30]“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语出《孟子·尽心上》,表现三种境界的人:第一种是能够尽其本心、体悟德性以至于通晓天道的人;第二种是存养本心、涵养德性以至于顺应天道的人;第三种是无论生老病死、寿命长短都能始终如一,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的人。“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语出《中庸》,表现不同境界的人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呈现出的三种不同状态:“生知安行”即天生就知道、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学知利行”即学习后就能知道、通过训练就可以做到;“困知勉行”即经历困苦才能知道、通过努力才能做到。三者成功之后所达到的境界是一致的。

[31]“性”即一物之所以为一物的本质所在。以儒家一般的观点来看,性由天所赋予,万事万物皆有其性,人也同样禀受天性,而得以成为人。

[32]“文”,本义是文饰,后引申为礼在社会教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33]朱熹《中庸章句·序》:“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道心即是合乎天理的心,而人心即是私欲的心。

[34]文中子:王通(584—618),字仲淹,号文中子,隋朝思想家、教育家,曾仿照《春秋》《论语》著《元经》《中说》等,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

[35]韩退之:韩愈(768—824),字退之,中唐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为古文运动领袖,倡导儒学,排斥佛、老。

[36]《六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与《春秋》,相传由孔子晚年删定。

[37]伏羲:三皇之一,相传是八卦的发明者。周文王则于被纣王幽禁期间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并写作卦辞;其子周公旦则根据前人所著,写作爻辞。

[38]《连山》:相传为夏代的《易》,以艮卦为首。《归藏》:相传为商代的《易》,以坤为首。

[39]典谟:指《尚书》中的“二典三谟”,即《尧典》《舜典》以及《大禹谟》《皋陶谟》《益稷谟》。

[40]二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