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费克斯完全为了菲利斯·福格(第2/3页)

卡尔尼堡到奥马哈之间的直线距离——美国人称之为蜂飞距离——至多两百英里。如果风一直劲吹,他们仅用五个小时便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不发生任何意外,下午一点钟他们就可以到达奥马哈。

这是一种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旅行!旅客们彼此紧紧挤在一起,无法进行交谈。天气寒冷,随着雪橇跑得越来越快,他们冻得简直无法张口说出一个字。雪橇轻盈地滑行在雪野上,仿佛一只掠过水面的小舟,但是却没有水波阻碍它的前进。当寒风吹过雪地,雪橇在那两只巨大的风帆的带动下,离地腾空飞行着。麦基牢牢把着舵,让雪橇一直保持直线前进,偶尔雪橇的方向发生倾斜,麦基便会立刻转舵,使它恢复直行。两只风帆全都涨满了风。支索帆已经悬挂起来,不再受到大三角帆的遮挡。大三角帆上又竖起了顶桅,悬挂起顶尖帆,这样随着帆面的增加,必然会加大风力。此刻,虽然无法精确计算出雪橇的行进速度,但是它的时速不会低于40英里。

“如果一路不出什么意外,”麦基说,“我们肯定能按时到达!”

麦基非常希望能按时到达奥马哈,因为福格先生已经按照他的习惯许诺了麦基一笔丰厚的奖金。

雪橇笔直地穿过一望无际的雪野,仿佛穿行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辽阔的雪野看上去犹如结冰的池塘一般。这个地区的铁路线是从西南向西北方向延伸,沿途经过格兰德岛和内布拉斯加州的重要城市哥伦布斯,然后再穿过舒勒尔、弗里蒙德,最后到达奥马哈。它始终沿着普拉特河右岸一直向前。雪橇径直穿过铁路线沿途形成的弧线,因此大大缩短了行程。麦基在到达弗里蒙德之前,抄近路穿过普拉特河,丝毫没有担心普拉特河会阻挡他们前进,因为此刻河面早已经封冻。他们一路行进在平坦的雪野上,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菲利斯·福格目前只担心两件意外的事情,一是雪橇发生故障,另外便是风向发生改变或是风力骤停。

但是,大风丝毫没有减弱。与此相反,那根被钢索牢牢固定着的桅杆几乎被风吹弯了。这些钢索仿佛琴弦,被一张无形的弓演奏着,而在如怨如诉的和谐乐声中,伴随着一路紧张的氛围,雪橇在疯狂地向前飞奔。

“这些钢索发出的声音,是五度音和八度音。”福格先生说道。

这是他在这一段旅途中说过的唯一一句话。爱欧达夫人被仔细包裹在皮衣和旅行毯中,她的同伴们竭力照顾她,使她尽量免受寒冷的袭击。

此时,万事通的脸红得好像在薄雾中落山的太阳。刺骨的寒风灌进他的身体里,然而他一直保持着坚定的信心,因此他又开始产生了成功的希望。他们本来应该早晨到达纽约,而现在却要延迟到晚上了。但是,即使这样也有希望赶上开往利物浦的客轮。

万事通甚至涌起一阵渴望,想和他的同盟费克斯握握手。他当然没有忘记,正是因为有了这位警探的建议,他们才会找到这辆带帆的雪橇,于是才有可能尽快赶到奥马哈。但是,出于一种强烈的预感,万事通依旧保持着沉默,没有和费克斯握手。

无论怎样,有一件事万事通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福格先生义无反顾地为他所做的一切。为了把他从西乌人手中救出来,福格先生将他的财产和生命置之度外。不,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切!

雪橇笔直地穿过一望无际的雪野

当这些旅客各自想着他们彼此不同的心事时,雪橇正在飞速穿过辽阔无边的雪野。这时,他们没有注意到他们已经越过了小蓝河的支流和河汊,因为田野和河水都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大地上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这片雪野位于太平洋联合铁路和卡尔尼堡通往圣·约瑟的支线之间,仿佛一个巨大而又荒凉的孤岛。这里既没有村庄,也没有车站,甚至没有一个要塞。有时,只见几棵难看的枯树一闪而过,这些枯树的树枝上挂满冰雪,仿佛死人的白骨一般在寒风中摇曳。有时,他们会看到成群的野鸟从雪橇经过的地方突然飞向天空。有时,他们会看到一群群骨瘦如柴的饿狼,在饥饿的驱使下,疯狂地追赶着雪橇。万事通握紧手枪,准备随时向那些靠近雪橇的饿狼射击。这时,雪橇一旦发生故障不得不停下来,这些旅客便将会受到那些食人兽的袭击,他们会有生命危险。但是,雪橇非常牢固,它很快便跑到了前面,把那群嚎叫的饿狼远远甩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