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大人物 13

马赫什是我的好友,不过我觉得他囿于和舒芭的关系,难有大的作为。但他有这种关系就知足了。舒芭钦佩他,需要他,所以他对自己很满足,亦即对舒芭钦佩的那个人很满足。他唯一的愿望似乎就是好好照顾舒芭。为了她,他精心装扮,他尽心呵护自己的容貌。在身体方面,马赫什不把自己和别的男人比较,也不按照某些男性化的标准来判断自己,他眼里只有能取悦舒芭的身体。他用自己女人的眼光看自己。因此,尽管他是我的朋友,我仍旧觉得他对舒芭的痴迷削弱了他身上的男性特征,我认为这有点儿不光彩。

我自己也曾渴望一场冒险,渴望激情和肉体的满足,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种渴望会把我带入这样一种境地:我对自己价值的认知和一个女人对我的反应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就是这样。我所有的自尊都来自充当耶苇特的情人,并在肉体上为她服务,给她满足,就像现在这样。

这是我的自豪。也是我的耻辱,我没有想到自己的男子气概竟沦丧到了这步田地。有时候,特别是下午商店里不太忙的时候,我会坐在桌前黯然神伤(抽屉里有耶苇特的照片)。在销魂时光的间歇,我却黯然神伤!曾几何时,这样的销魂时光我连想也不敢想。

通过耶苇特,我得到了很多。我的见识开阔了很多。我不再像其他外国商人那样,显得对一切都不大在意——这种姿态有可能让他们成为实实在在的落伍者。我对历史、政治势力和其他大陆增加了许多了解。不过,知识长进的同时,我的世界却比原来更狭小。周围发生着各种事件,比如总统新书的发行,还有孩子们举着书行军等等,而我只关心这些事会不会威胁到我和耶苇特在一起的生活,只关心这种生活能否延续。我的世界越是狭小,我就越是沉溺其中。

尽管如此,关于诺伊曼的消息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他变卖了所有资产,举家迁去澳大利亚。诺伊曼是希腊人,是本地头号商人,什么生意他都能插一手。他在大战末期来到这里,当时他还年轻,在丛林深处的一个咖啡种植园工作。刚来的时候,他只会说希腊语,但他发达得很快,购置了自己的种植园,后来还在镇上做起了家具生意。独立运动差点害得他倾家荡产,但他挺住了。他在希腊俱乐部——他把俱乐部当作自己的私人慈善事业,亲自管理,在惊涛骇浪中把它维持了下来——经常说,这个国家就是他的家乡。

繁荣时期,诺伊曼不断进行投资,扩张自己的业务。他曾出高价要收购马赫什的汉堡王。他擅长和官员打交道,也有本事承包政府的业务,比如领地的房子都是他装修的。现在,他偷偷把所有资产卖给首都的几家新型国营贸易机构。这笔交易中进进出出的外汇数额有多大,不肯露面的那些受益者是谁,我们都只能猜测。首都的报纸把这件事说成是国有化,还说补偿数目公平合理。

他这一走,我们都有点儿觉得遭到了背叛。我们还觉得自己很傻,判断错误。经济不景气时,人人都能放得了手;而在繁荣时期,只有心志坚强的人才做得到。纳扎努丁原来就警告过我。我还记得他那番关于生意人和数学家的教诲:生意人花十块钱进的货,到了十二块就肯出售了,而数学家非得等十块涨到十八块,到了十八块还不满足,还想等到翻一番,到二十块再脱手。

我的成就已经超过了这个结果。按照纳扎努丁的算法,我是两块钱买进的,这么多年下来,已经翻了好多倍,到二十块了。不过现在,随着诺伊曼的离开,我的资产又下滑到十五块。

诺伊曼的离开标志着繁荣的终结,信心的终结。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在希腊俱乐部,就在两周前,诺伊曼还给我们使了个障眼法,用他惯常的老练腔调告诉我们说他要把游泳池好好拾掇一下。我们这些人太马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