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第2/4页)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白话]胡大成是楚地人。他的母亲一向信佛。胡大成跟随私塾先生读书,上学必经由观音祠,母亲嘱咐他经过观音祠一定要进去叩拜观音。一天,胡大成来到观音祠,看见一个少女领着小孩在里面游逛玩耍,少女一头秀发刚刚披到颈部,容貌举止十分美好。当时胡大成十四岁,心里很喜欢她。于是就问她姓名,女孩笑着说:“我是祠堂西边焦画工的女儿菱角。你问这干什么?”胡大成又问:“有婆家吗?”女孩红着脸说:“没有。”胡大成说:“我做你丈夫,好不好?”女孩害羞地说:“我做不了主。”然而目光清澈,上下瞟了胡大成一眼,看那意思好像很乐意。胡大成于是走出了观音祠。女孩追出来远远地告诉胡大成说:“崔尔诚是我父亲的朋友,让他做媒,没有不成的。”胡大成说:“好。”一想到这女孩聪慧而多情,越发倾心爱慕她。回到家,胡大成向母亲如实道出心愿。胡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常怕忤逆了他的心愿,立即请崔尔诚去说媒。焦家要的彩礼太多,亲事眼看没指望了。崔尔诚极力赞扬胡大成出身清白,又有才华,焦画工这才答应了亲事。

胡大成有个伯父,老迈而无子,在湖北做学官。他的妻子死在任所,胡母打发胡大成去湖北奔丧。胡大成去了几个月正准备返回时,伯父又病死了。胡大成滞留在湖北很久,正值乱兵占据了湖南,家里的音讯就断绝了。胡大成窜伏在民间,形影相吊,孤苦凄惶。一天,有位老太太年纪四十八九岁,在村中转来转去,太阳偏西了还没有离去。她自己说:“遭到战乱无家可归,要把自己卖了。”有人问她价钱,回答说:“不屑于做人家的奴仆,也不愿做人家的妻子,只要有把我当做母亲的人,就跟他过,不讲价钱。”听到这番话的人们都笑了。胡大成过来看那老太太,面目之间有一两处很像自己的母亲,不禁触动心事,非常悲伤。想到自己孤身一人,身边连个缝缝补补的人也没有,就邀请老妇人一块儿回家,像儿子一样孝敬她。老妇很高兴,就为他做饭做鞋,像母亲一样操劳。不合她的心意就数落他,而胡大成稍微有点儿病苦,体贴关怀又胜过亲生儿子。忽然老太太说:“这里很太平,幸好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可是你已经长大成人,虽说漂泊在外,婚姻大事不可不办。三两天之间,我要为儿子娶媳妇。”胡大成哭着说:“儿子自有媳妇,只是我们被阻隔在南北两地了。”老妇说:“大乱时节,人事变化无常,怎么可以死心眼地等着她呢?”胡大成又哭着说:“不要说结发的盟约不可背弃,谁又舍得把娇女儿托付给一个流落他乡的人呢?”老妇不回答,只是为他治备窗帘帷帐被子枕头,十分齐备,也不知这些东西是从哪儿弄来的。

一天,天已经黑了,老太太告诫胡大成说:“点上蜡烛坐着,不要睡觉,我去看看新媳妇来没来。”就出门去了。三更天已过,老太太还没有回来,胡大成心中十分疑惑。一会儿,听到门外喧哗,出去一看,一个女子坐在庭院中,头发散乱犹如飞蓬,还不住地哭泣。胡大成吃惊地问:“什么人?”她也不说话。过了半天,才说:“把我娶来,也不是福气,我只有一死。”胡大成大惊,不知什么缘故。女子说:“我自小就和胡大成定了亲,没想到胡大成去了湖北,音信断绝。父母强迫把我嫁到你家。我人可以被你们弄来,心志不可改变!”胡大成听了哭着说:“我就是胡某。你是菱角吗?”女子听罢止住哭泣,十分吃惊,不敢相信。胡大成领她进了屋,就着烛光仔细打量,说:“这不是在做梦吗?”于是转悲为喜,互相诉说离别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