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公女(第4/5页)

卢家小姐认为张于旦背叛了誓约,哭得茶饭不进。母亲对她说:“张郎不来,恐怕已经死了,即使他没死,背叛盟誓的罪责在他身上,也不怪你呀!”女儿一言不发,只是终日卧床不起。卢公心里非常发愁,也想见一见张于旦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假装郊游,恰好在城外遇到了张于旦。一看,却是一个年轻人,卢公很惊讶。藉草而坐,和他略略谈了几句,觉得张于旦非常文雅潇洒。卢公很高兴,就把他邀到家里去。张于旦正在询问姑娘的情况,卢公猛然起身,让客人暂且独坐片刻,匆匆走到里屋去告诉女儿。女儿非常高兴,一下子起了床,偷偷一看,见和张于旦原来的样子不符,哭着回来,抱怨父亲欺骗他。卢公极力说明这个少年就是张于旦,女儿一言不发,只是啼哭不止。卢公出来,心情非常懊丧,对客人也就不很客气。张生问道:“您这里有官居户部尚书的老先生吗?”卢公随便答应着,东张西望,看上去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客人。张于旦觉察到卢公的怠慢,就告辞出来。卢公女儿痛哭了几天就死去了。

这天夜里,张于旦梦见卢公女儿前来并说道:“来找我的果真是你吗?因为年龄、相貌相差太大,见面不能相认,又成了隔世永诀。我已经忧愤而死,麻烦你赶紧去土地祠招我的魂,还可以复活,再迟就来不及了。”张于旦梦醒后,急忙到卢公府上去打听,果然他的女儿已经死了两天了。张于旦万分悲痛,到停灵的屋里去吊唁,还把自己的梦告诉了卢公。卢公听了他的话,到土地祠去为女儿招魂。回来掀开女儿身上的被子,抚摩着女儿的尸体,呼唤她为她祝祷。不一会儿听见女儿喉咙里“咯咯”作响,又见朱唇忽然张开,吐出像冰块一样的黏痰。卢公把她移到床上去,女儿渐渐发出呻吟声,果然复活了。卢公非常高兴,把张于旦请出来,置办酒筵庆祝。卢公细细询问张于旦的家世,知道他本是大户人家出身,更加高兴,便选定吉日良辰,让他同女儿成了亲。

过了半个月,张于旦把新娘带回家。卢公送女儿到了张家,住了半年才离开。张于旦夫妇在一起,就像小两口一样,不知底细的人,常常把儿子、儿媳妇误认为公婆。卢公过了一年就去世了,他家里的男孩最幼小,被豪强中伤诬陷,家产几乎荡尽。张于旦把他接来抚养,就在张家安了家。

  1. 【注释】

  2. 招远:县名。明清属登州府。即今山东省招远县。
  3. 疏狂不羁:阔略放任,不拘礼仪。
  4. 萧寺:佛寺。唐李肇《国史补》:“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寺’,至今一‘萧’字存焉。”后世因称佛寺为萧寺。
  5. 三韩:指辽东。汉时,朝鲜南部有马韩(西)、辰韩(东)、弁辰(南)三国。明天启初因失辽阳,以后乃习称辽东为三韩。见《日知录》。
  6. 灵:灵柩。
  7. 酹(lèi泪):以酒浇地。祭奠的一种仪式。祝:祷告。
  8. 玉人:容貌秀丽,晶莹如玉。可兼称男女。
  9. 物化:化为异物,指死亡。《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10. 珊珊:环摩击声。《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李善注:“珊珊,声也。”
  11. 金刚经:佛经名。初译全称《金刚般若波多蜜经》,后妻鸠摩罗什译,一卷。后有多种译本,名称不全同。藏(zàng葬):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一藏数,指持诵五千四十八遍。
  12. 捻珠:手捻佛珠。佛珠,又称念珠、数珠,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佛教用物。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等制作的。粒数有十四颗至一千零八十颗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