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四娘(第4/4页)

  • “静镇”二句:谓自己遭难而死已十七年,人们对亡去的故国已经淡忘。静镇深宫,安静地禁闭于幽深的衡王故宫,指埋身地下。故国,指明衡王的封国。
  • “闲看”二句:谓看到密林深处的衡府故宫,不禁引起对衡王的深切怀念。封,封植栽培,意谓长满。乔木,枝干长大的树木。君王化杜鹃,化用蜀王杜字化杜鹃的故事。《太平御览》一六六引《十三洲记》:“当七国称王,独杜宇称帝于蜀,……望帝(即杜宇)使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又云:“杜宇(望帝)死时,适二月,而子规鸣,故蜀人怜之。”子规,即杜鹃,其鸣声哀切动人。此借蜀人对望帝的怀念,喻己对衡王的怀念。
  • “海国”二句:谓近海地区的抗清斗争业已风平浪静,汉家臣民也歌乐升平,忘记了烽火兵燹。海国,近海之国。此指南明政权。清兵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之后,明宗室相继在南京、闽中、梧州等沿海地区,建立南明政权,但因其内部腐败,相继为南下清兵所击败,至清康熙初年最后为清所灭亡。萧鼓,萧和鼓,古乐器。烽烟,同“烽燧”。古代边地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晚间举火,叫燧。
  • 厉:厉鬼,恶鬼。《左传•昭公七年》:“今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
  • 禅:梵语“禅那”的省称,意译“思维修”,静思之意。问禅,指探求佛理,以求彻悟。
  • 菩提:佛教名词。为梵语音译。意译为“觉”、“智”、“道”,佛教用以指一种彻悟成佛的境界。佛祖释伽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佛,佛家遂称该处为菩提场,该树为菩提树。此处以菩提指佛,诵菩提,即诵佛号。
  • 贝叶:印度贝多罗树的叶子,沤后可代纸写字,印度多用以抄写佛经,故佛经也称“贝叶经”。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终冬不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 梨园:唐亥宗训练乐工之处,其址在长安宫苑中。《新唐书•礼乐志》:“明皇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此盖以梨园指宫中乐曲。林四娘盖为衡府歌伎,故云。
  • 潸然:流泪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