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与现实的通道(第4/4页)

在唐人记载中,有一种东西专门与梦为敌,这就是《酉阳杂俎》记载的“有伯奇食梦”。伯奇被认为是驱鬼仪式中人装扮的神,但实际上是一种远古怪兽,它出没在黑夜里,可以进入人体,并乐于穿梭在墓地间。因为按照某种不可思议的说法,人死后坟中还未腐败的尸体仍是会做梦的。当他们的梦被伯奇全部吃掉后,躯体也就开始腐烂了。

关于伯奇嗜好食梦的传说,还有一个更诡秘的背景,说的是:梦并非是虚无的,而是一个具体有形的东西,即众多秘籍中都罕见的“梦人”这种东西,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道家断定的“魄妖”。

虽然极少数秘籍中提到过梦人,但或含糊不清或只言片语。多少年后,欧洲作家帕维奇在其名著《哈扎尔词典》中再次提到梦人,认为梦人不仅仅居住在一个人的梦境里,还可以穿梭在不同人的梦境中,甚至在某些时候能跳出梦境,来到现实世界。

而在遥远的东方,在一千多年以前,段成式就在《庐陵官下记》这部未完成的作品中记载了梦人的传说,并讲了一个魔法师捕捉梦人的神奇经历。梦人在唐朝被称为魇鬼(与魄妖相近),因为他们往往迷惑昏睡之人。故事开始时,三名彍骑卫士正面色冷峻地行进在唐朝土黄色的官道上。

彍骑为唐朝禁军兵种之一,“彍”即迅猛之意。彍骑最大的特点是长于骑射,冷酷果毅。玄宗天宝初年的一天傍晚,三名彍骑卫士来到河北邯郸县境内的一座村庄投宿。

彍骑卫士来到的这座村庄,就经常有魇鬼也就是梦人出现。

在彍骑卫士所投客栈,有老妇对他们说:“将军,我庄常有魇鬼出现,你们不要久留,一旦遭遇,必受苦难,今夜入睡,要小心提防。其鬼虽不能伤人,但被迷惑,阳气相失,无益于寿。”

彍骑卫士拜谢。

二更后,两名骑士已熟睡,另一名辗转反侧,蒙眬间,突觉一物飘然而至,其形如鼠,头披黑毛,身着绿衫,手持竹板,附体在一名熟睡的骑士的身上,那人便中魇症。接着,又附在第二名熟睡的骑士身上。很快,就要“魇”到还未睡熟的骑士了。已有防备的他,猛然起身,抓住魇鬼的脚,致其动弹不得。

骑士感到魇鬼之体冷如冰水。

此时,那两名骑士也醒了,三人轮流抓着魇鬼的脚,以防其逃逸。

第二天,骑士们在庄上展示那魇鬼。村人竞相观看,并问了魇鬼一些问题。魇鬼开始时闭嘴不言。

骑士怒道:“若不说,当以油锅炸而食汝!”

魇鬼听后大恐,这才开口:“我乃梦人,平素居住在你等的梦境中,虽可于梦与现实中穿梭,但不能在现实世界中留住太久,必须按时返回梦境。但是,若能‘魇’三千人,则可长期留住在梦境以外的世界。虽然我于庄中‘魇’人,但终未相害,还望将军开恩,若将我放掉,我等遁回梦境中,再也不出来了。”

此事被骑士禀报至邯郸县,县尉崔懿详细过问了此事,后来他升任御史大夫,又将此事告诉从弟崔恒,后者把此事说了出来。中唐时的戴孚在《广异记》(著名诗人顾况作序)中亦曾记载此事。戴孚是一个迷恋于狐狸的志怪作家,《广异记》中大批量出现狐狸精的故事。经过他的改造,造型像鼠的魇鬼或者说梦人,就真的被认为是老鼠精了。所谓“魇”三千人可升级为狐狸,只是戴孚一厢情愿的描述而已。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离开魇庄,三名彍骑卫士继续面无表情地行进在唐朝土黄色的官道上。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三名卫士就不是什么人,而为伯奇所化。

于是我们知道了世界的神奇。但为什么不相信它是真的呢?一如刘幽求的夜遇,段成式的樱桃,举人的迷惘,以及伯奇的传说和那个梦人半真半假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