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下,有一条大蛇(第2/4页)

在建筑学上,就“陈设品”而言,蛇类具有适宜于卑微境况的严格而朴素的一面,它们的许多同类,确实又因具有令人厌恶的一面,而不能放心大胆地被委以充分享受奢侈的自由。然而在它们的馆舍中,它们极少受到限制,以保护它们免于互相吞食习性的危害。布雷顿被关切地告知,它们已不止一次地在房间里突现,令人十分困窘。尽管蛇类和对它们的神秘离奇的联想——确实,布雷顿几乎从未关注这点——布雷顿一下想起来,在朱林别墅里曾发现有许多种动物。

除了猛烈的惊撼和令人厌恶的战栗,布雷顿没有受到更大的侵害。他闪念间就是想去摇响信号铃,好招个仆人进来解危,尽管铃绳悬摆着能轻易拉住,但他仍僵在那儿不动,恐惧的疑虑已使他的意志屈服,他当然无所作为。他更多地意识到处境的非常不适宜,而更少想到这蛇的侵袭。它正令人充满厌恶,但并不让人觉得有点荒谬。

这爬虫属于布雷顿一点都不熟悉的一个种类,它的身长只能凭推测,明显可见的最大部位有他的前臂般粗,它在什么方面最危险,如果各个方面呢?它会有毒吗?它是个蜷缩的大蟒吗?自然知识发出的危险信号使他说不出什么,他再也不能破译这个密码。

如果不具有危险性,这畜生至少令人生厌,它是“不受欢迎的”——除非地点适宜——肯定有点非礼。这“宝石”不值得镶嵌,甚至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国家,都崇尚粗俗的趣味——房间的墙上载满图画,房间的地板载满家具,家具上载满小古玩,而不很适应丛林中的荒野生活,除此之外——它散发的气息与他自己的呼吸竟然在空气中交合着!

这些思索在布雷顿的脑海里形成了忽明忽暗的轮廓,并导致了如下举动,这个步骤就是我们所称谓的思考和决定。

它因此昭示着我们的举手投足明智或不明智,就好比说秋天一片凋萎的树叶,它散发的气息比它的同伴饱含着更丰富的含义,它的同伴或飘落于地,或沉坠于江湖之中。人类举止的奥秘是公之于众的,那就是——某种事物在牵引着我们的肌体。如果我们能面对预知的事物变化,那遗嘱的内容还会重要吗?

布雷顿站起来,准备从这蛇的后面轻松绕过去,不去惊扰它,如果可能,就跳出窗外。人们就常这样从伟大的现场撤退,因为伟大就是力量,而力量就是威胁。他意识到可以没有妨碍地从背后绕过,窗子没有任何缺陷。如果这怪物紧追在后,在墙上饰满油画的嗜好正好能始终供给他一架子东方式的谋杀武器,他顺手就能操起一件来派上用场。这其间那蛇的双眼燃着比先前更加无情的毒焰。

布雷顿从地板上抬起右脚准备绕过蛇背后,这一刻他感到十分羞愧。

“我必须表现得勇敢些,”他喃喃地自语道。

“这是勇敢,还是仅仅只是自豪?因为现场没有任何人见证我撤出的耻辱。”

他现在稳在躺椅上,右手紧扶着躺椅背后,右脚悬空。

“笨蛋!”他大声说道,“我不是这样的懦夫,好象自己害怕自己。”

他稍稍弯着膝盖把右脚抬得更高了一点,接着把右脚猛地跺到地板上,距后面的左脚一英寸远,他不能去回味这个动作,左脚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又跺在了右脚前面。躺椅背后的右手紧紧抓着靠背,胳膊也伸得直直地紧挨着,或许有人已经看见他不情愿地失去了自制力。这蛇恶意的头仍从里圈冲出在外,蛇头平伸着,它一动不动,但它的双眼如电火花般闪烁,放射出无数根刺眼的尖针。

这人脸色已死灰般惨白。他朝前迈了一步,又迈出一步时勾动了椅子,轰地一声绊倒在地板上,这人痛得呻吟着。大蛇死寂无声,一动不动,但它的双眼象眩耀的无数个太阳,完全地将它整个身躯掩藏在其中,放射出色彩斑斓的耀眼光环,光环连续地扩张到极限,象肥皂泡样忽地消逝而去,光环似乎离他的脸很近,但这厌烦的距离却似深不可测。他听见某个地方,一面大鼓连续擂响着,伴着杂乱的遥远乐声,这乐声无可言传的甜美动听,象风神的竖琴正在演奏,他知道这是古埃及王梅良的巨像日出时发出的音乐声,他正伫立在尼罗河畔的芦苇丛中聆听,以赞颂的情感,不朽的圣歌穿过无数个世纪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