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幕(第3/18页)

“适应了什么?”

“末次冰期。认真听讲,卢卡斯,看来我得解释到五年级小孩都能听懂的程度。我们知道末次冰期的冰川影响了暖水流的流动,阻断了三个温带海洋之间的食物链。但这些深海海沟坐落于热腾腾的火山之中。就像我们看到的罗塔1号火山,温暖滋生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形成了食物链。如果超深渊带正好位于这些鲨鱼的栖息带的范围,那它们就能躲到热液柱下的暖流层中,从而有机会幸存下来。而余下的那些,就会因为无法适应极度寒冷的水温而灭绝了。”

“余下的那些?保罗,听起来好像你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什么。”

“我知道。从它的体形上、凶猛程度上看,还有它是独居的,我敢百分之九十七地肯定,我们正在追踪一条噬人巨齿鲨。”

“巨齿鲨?”斯坦普教授轻蔑地笑着。

两名来看热闹的海洋学家显得很感兴趣。“巨齿鲨是捕猎鲸鱼的,保罗。从近陆区域捕捞的成千上万牙齿化石上来看,巨齿鲨可是喜欢在浅水地区生存的。”

“也许大部分的巨齿鲨牙齿是在浅海发现的,因为那儿更容易被发现啊。但我们也在深海发现过巨齿鲨的牙齿的。事实上,皇家海军挑战者号就在同样的水域,同样的深度发现过牙齿。不不,同志们,这绝对是条巨齿鲨,我要证明这一点。”

海特曼船长汗毛一立:“怎么证明,保罗?你要怎么证明?”

保罗露出了和他父亲一模一样的笑容:“卢卡斯,老伙计,咱俩要下去逗一逗它。”

4

四代深潜器海崖号船上

重达58000磅的巨兽从安全吊带上松开,缓缓下沉,从下潜小组的眼前慢慢消失,散出一串气泡。纤维玻璃覆盖在4英寸厚的钛合金外壳上,实际上起到了底座的作用,能够保护银锌电池。深潜器上的电力和生命支持系统以及驱动螺旋桨的液压动力单元都是靠银锌电池来供能的。船体外连接着电视接收器、静态照相机、外打灯、短程声呐、两架7种功能液压操作臂、一套总承重可达450磅的收集篮,以及一个收集样品的“超级吸管”。

深潜器前部和中部各有一对沉浮箱,以避免船一入水就像锚一样直接沉入水底。同时还配有巴特尔平衡系统,也就是装在液压油里的一些硬质合金球。如果深潜器被水流冲得失去平衡,驾驶员可以操作平衡系统,在深潜器尾部任意一侧移动不锈钢圈。

船底紧系着钢板。上升的时候,驾驶员直接丢下7吨重的沉浮箱,深潜器就可以靠浮力升上至水面。

海崖号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都不能超过2.5海里每小时,基本上是个深潜机械乌龟。三位乘客被紧紧密封在防水钛合金壳里。

*  *  *

执行任务的一共有三队科学家,乔纳斯最喜欢的是理查德·普莱特斯和迈克尔·谢弗。不像其他那些一本正经的教授,这两位中年地质学家有着孩子气的幽默感,特别是到吃饭的时候,普莱特斯经常偷搭档的食物,而谢弗则会放出“捏奶大招”报复他。

钛合金舱内空间太小,完全不足以让他们在里面嬉笑打闹,里面挤得相当于把三个成年人塞进大浴缸,加个5英尺的罩子盖着。三个4.3英寸的瞭望口也缓解不了多少幽闭恐惧症,让人时时思绪漂浮。两位科学家不得不服下安定片才能保持神志镇定。

乔纳斯无缘这么奢侈的行为,特别是今天,更承受不了任何一点闪失。

某种意义上,驾驶深潜器和独自开着卡车穿越全国的危险程度差不多。长路漫漫,景色单调,自然让人疲惫。开着十八轮卡车夜间行驶又比白天开车危险十倍。一不小心就走神,严重影响到决策质量和反应时间。

当然,卡车司机总是可以靠边停车,抻抻筋骨,甚至打个盹。开深潜器则相当于一直处于夜间行车,至少在头1000英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