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星(第3/5页)

虽然心有疑虑,哈伦特还是照办了。四人都脱下了宇航服,试了试,大气果然可以呼吸,气温也不是太低。范天怡迫不及待地向洞中钻,哈伦特一把拽住,把她推到身后,自己去打头阵。范天怡虽然不大情愿,但无奈地认可了这个男人的好意。这是藤条编织成的甬道,甬道顶有微弱的透光,爬起来并不困难。随后圆洞越来越大,最后下面变成了岩石路面,走起来更容易了。大约十千米后,前面露出一抹明亮的绿光,绿光越来越强,直到照彻四周。他们发现已经来到一个穹隆形的石洞之内,绿光是由洞顶的一盏灯发出的。不,那不是一盏灯,而是一个“光蛋”,它飘浮在半空中,边缘是无定形的,微微脉动着。

这就是那个“宇宙间的至宝”?哈伦特走入光蛋的光芒内,觉得万千光点打在脑海中。他直觉到这是对方在试图进行思维交流,可惜他完全不懂。回头看看范天怡,此刻她已经进入禅定状态。她同样感到密密麻麻的光点打在脑海中,觉得这些光点是在努力拼出什么。终于,范天怡认出来,那是在重复刚才她看到的碑文:

请……告……吾……族……

范天怡读懂了,兴奋地在意识中接续上:“请告吾族,吾等尽责矣!”

随着她的“思维调谐”,一个巨大的天幕在她脑海中哗然打开,无穷无尽的汉字信息流在天幕上流淌。在过于凶猛的刺激下,范天怡一时几乎休克。对方像是明白了她无法接受如此高速的信息传递,开始让信息流变缓,直到她能够接纳和读懂。她也让自己的思维运转到最高速度,努力辨识着,交流着,记忆着,有时也询问着。她在下意识中盘腿坐下,闭着双眼,双手叠放在丹田处,口中喃喃有声。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也许两个小时。哈伦特和两个船员也都屏神静气,盘腿坐在她的周围,耐心地等待着,不去打扰她。

很长时间之后,范天怡结束了同对方的第一轮思维交流,轻轻地长呼一口气,缓缓睁开眼睛,脸上光彩流动:

“哈伦特,尤素夫,布加乔夫,知道这个光蛋是什么吗?”她喜悦地说,“它确实是那个神奇种族留下的至宝!”她顿了一下,亮出谜底,“它是一幢图书馆,银河系最大的图书馆,馆中蕴藏着那个顶级文明所有的知识!”

“图书馆?”三个男人都疑惑地脱口问到。的确,这个光彩游动的光蛋和他们心目中的图书馆大不一样。而且,这么一个小小的光蛋,说它蕴藏着一个顶级文明的全部知识,似乎也有点过。范天怡猜出他们的心理,扼要地解释:

“科技发展过程中,信息存储密度常常呈阶跃态的跨越。像刚才我们看到的甲骨文,其信息存储点的直径大致是厘米级的;到了地球的科技第一次暴胀时代,即21世纪,在几十年中把它缩小到纳米级(10-9米)。21世纪的一块磁盘足可容纳甲骨文时代地球文明的全部成果;到了我们所处的51世纪,信息存储点直径又缩小到皮米级(10-12米)甚至飞米级(10-15米)。我们时代的一件量子存储器,同样足以存储21世纪地球文明的全部成果—要知道,21世纪的信息量已经是浩如星海了。而在这儿,”她敬畏地指指半空中悬浮的光蛋,“存储点直径已经缩小到普朗克尺度。所以,一个光蛋足能储存一个顶级文明的全部信息。”

“那么,这些绿色的藤条……”哈伦特问。

“刚才我没猜错,他们确实是神族留下的守宝家族。神族是像地球人一样的动物种族。但是,他们为了图书馆能够长存,决定把它建在最荒僻的星球上;守宝人为了能在不毛之地长久生存,毅然对自己进行基因改造,增加了植物的光合功能,放慢了生命节律。他们仍旧是有意识的,只不过是一种集体意识;而且身体的反应速度相对缓慢,只能做出植物级别的反应。”她想了想,补充说,“我与光蛋只进行了极初步的交流,很多脉络还理不清。比如,我还不知道这些‘植物人’是如何进行星际航行的。按逻辑推断,既然他们掌握楔形文和甲骨文的知识,说明六七千年前肯定到过地球,因为这些知识较晚,不会是母族留下的,那时神族早从银河系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