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星(第2/5页)

“你们看,它们是有感觉的生命啊。”她温和地埋怨,“你们二位,以后可不能莽撞了。”尤素夫和布加乔夫讪讪地答应。

哈伦特忽然指着地下问:“这是什么?”

原来,在绿岛四周,万年寒冰的下面,立着一根圆形的石柱。石柱上端离冰面不是太远,拂去冰面上的雪粒,能看清石柱端面上刻着两行符号,很像是文字。再向四周寻找,原来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根石柱!因为有雪粒掩盖,刚才在越野车上没有发现它们。四人重新上车,绕绿岛转了一圈,发现它们把绿岛整个包围了。算下来,60多千米的绿岛周围,这种石柱应该有6000多根。“是墓碑?”范天怡喃喃地说。但似乎不是,因为仔细观察发现,每一根石柱端面的铭文显然都是完全不同的文字。当然也可以解释说,碑文是按每个死者母族的文字而书写的,但6000多死者中没有哪怕一对是相同族籍,这肯定不可信。他们绕着绿岛周围仔细寻找和察看,忽然范天怡指着一根石柱惊呼:

“中国文字!”

那根石柱端面上果然刻着一行象形文字,文字曲里拐弯。哈伦特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如果在一个荒远的星球上出现地球文字,应该是世界文吧,至少应是早期地球最通用的英文。范天怡猜到了他的疑问,简单解释说:

“是中国古老的甲骨文。绿岛主人一定是早在数千年前到过地球,那时英文还没有诞生呢。啊,我猜到了,各根石柱上的铭文一定是用银河系各文明种族的语言书写的,以便让各星球的来访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字。但各种文字书写的内容应该是同样的,是对探访者的问候或导游。对,既有甲骨文,肯定应有苏美尔人的楔形文,那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字,比甲骨文古老得多。哈伦特,你去找找!”

哈伦特带着两个船员去寻找,范天怡则努力辨识着这段铭文。汉语的确是最简练的语言,该铭文的长度是各铭文中最短的。它们应该属于早期甲骨文,非常难于识读,范天怡凭着自己的考古学造诣,半读半猜地认出来了。这行字的意思大概是:

请告吾族  吾等尽责矣

这段平易的话让范天怡心潮激荡。哈伦特返回时,见范天怡俯首合十,对着绿岛默默祈祷,宇航头盔中,她的眼中盈盈含泪,目光苍凉而感伤。哈伦特体贴地陪她沉默一会儿,轻声说,楔形文字确实找到了,可惜不能识读。范天怡说:

“我也不能识读。拍下它,交给飞船主电脑翻译吧。但我估计它的意思同这儿应该是一样的。哈伦特,这是那个守宝家族的誓言,正像当年斯巴达人留在温泉关石碑上的誓言一样。”

三个人都问:“什么意思?”

范天怡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请来此地者转告我的母族,我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她苍凉地叹息道,“哈伦特啊,不用怀疑了,这儿就是藏宝地,而咱们眼前这片互相纠缠的绿色藤条,很可能就是守宝人家族,他们没有死,还活着。”

“他们是植物种族?”哈伦特震惊地问,两个船员也很吃惊。

“我不能确知,但很有可能。也许那个神奇种族本身就是植物种族或动植物合体的种族;也许是在漫长的守宝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了基因改造,以便在恶劣的环境中只依赖阳光而生存下去。”

哈伦特和两个船员都不敢置信。但就在这时,眼前的藤网忽然起了强烈的骚动。它们在做着一致的变形,不久一个圆圆的洞口出现了,而且向藤网内无限延伸。范天怡兴奋异常:

“他们听懂了!他们已经知道咱们读懂了石柱上的告白。这是在邀请咱们进去呢。”但圆洞太小,穿着宇航服是进不去的。范天怡想了想,忽然摘下头盔,试着呼吸一次,惊喜地说:“绿岛附近是有氧环境!温度也在零度之上。哈伦特,你帮我脱下宇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