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旅行与科幻小说(第4/4页)

[3]Poul Anderson,1926年出生于美国,二战期间居于丹麦。写了五十多本长篇和两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得过五次雨果奖和两次星云奖。身为北欧移民,他对于北欧语言和文化有很深的了解,深受北欧民间英雄史诗的影响,其小说有时很富于传奇色彩。

[4]Tau Zero,讲述了冲压飞船遭遇星际尘埃云后失去减速装置,进入了无法停止的无休止加速状态。在逐渐趋近光速的航程里,由于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船员们发现他们已经飞入了“未来”,并亲眼见证了宇宙的瓦解、消亡和重生。

[5]又是一个威尔斯梗,可见威尔斯对科幻作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

[6]E.E. "Doc". Smith,爱德华·埃尔默·史密斯,1860——1965,活跃于20世纪前半叶的科幻小说作家,主要写作太空歌剧,被誉为太空歌剧之父。对美国科幻有深远影响,但作品限于时代很少被引进中国。

[7]毫无疑问,索耶的定义属于最严苛的科幻定义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吐槽SFWA(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的名字:在我刚加入SFWA的时候,名字里的SF还不包括奇幻(F)呢。

[8]Michael Moorcock,1939年生于英国伦敦,被冈恩封为新浪潮之神,不仅仅是新浪潮的倡导者、代表性作家,还是《新世界》(New Worlds)这份著名英国科幻小说杂志的主编。

[9]Behold the Man,摩尔科克最成功的作品,被看作对宗教进行解构式处理的科幻小说的代表,该书尽管引起很大争议,最终还是获得了1967年的星云奖“最佳长中篇”,1969年扩充成长篇,1994年出了包括这部作品在内的精选集,1996年又出了该书的特别版。

[10]尽管若论令人难忘的诗意,这类作品极少能与威尔斯《时间机器》中的最后数章相媲美。

[11]Larry Niven,1938年生于美国,硬核科幻小说作家,《环形世界》作者,揽获雨果、星云、轨迹等多项奖项,并于2015年被授予科幻大师称号。

[12]见他的选集《飞马》(Flight of the Horse)

[13]Escape from the Planet of the Apes

[14]两处引用,前者是《星际迷航》(原初)第一季第19集;后者是剧中初代船长皮卡德常说的台词。

[15]金也影响过《星际迷航》的拍摄,当然不是出演,而是说服演员完成了第一次出现在电视银幕上的白人和黑人的吻戏。

[16]The Handmaid’s Tale,美剧已上映。

[17]Audrey Niffenegger,美国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18] Slaughterhouse-Five,作者:Kurt Vonnegut,1922——2007,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其代表作《五号屠场》、《猫的摇篮》抓住了他处身时代的情绪,并激发了一代人的想象。库尔特祖先是19世纪中叶来自德国的移民,1945年志愿参军,前往欧洲保卫家园,在德累斯顿遭到英美空袭,因被关押在一家屠宰场地窖中,侥幸逃过浩劫。

[19]Flash Forward , 2009年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20]小说:The Story of Your Life;电影:Arrival。

[21]可能是最早最完备的科幻作者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