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时间计量与对时间的理解(第3/4页)

如果说,中国古代时间计量相对西方的进步一面是均匀的时制及其背后的技术依托——高精度大型漏刻,其优势的产生主要在于管理、维护层面,那么中国传统的落后之处可能主要导因于缺乏科学的空间观念。据说中国传统中提到时空时以“时”为先,而西方则惯将空间置于时间之前,可以认为在西方文化中,空间观念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以日晷为例,其本质是借助太阳的空间运行轨迹对一日以内的时间进行分割,传统中国人因几何学发展不完善,曾长期在地平面均分太阳轨迹来描述均等的时间段,所得自然偏差不小,而符合科学特征的赤道式日晷直到宋代才得以发明。又如精准的时间计量必然要面对两个时差——均时差和“里差”。二者在西方古典时代都已被希腊天文学家认识到,后者指不同经度地方之间的时刻存在时间差,是现代设置时区制的原因,古代中国因为无地球观念,故而对此长期未能认识,直到元代才发现地方时的不同。均时差则是指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之间的差,一年中最多差约半小时,其原因在于太阳视运动实际轨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复合,故而真太阳的轨迹并非匀速,用其描述每日的时间会出现偏差。因为缺乏明晰的物理图景,这一问题在明末传教士东来之前,也基本未被我国古人所认识,只有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真太阳日会有迟速不均的现象,可惜其描述与实际现象并不相符。

是的,虽然生活在同一颗行星上,但中国人与西方人所理解的宇宙结构并不相同,我们的漏刻技术遥遥领先,然而当以日月群星为钟时,偏差的裂痕逐渐呈现出来,很遗憾,世界并不是中国人想象的这个样子,错的是我们,还是这个世界呢?

三、中国传统时间观念的特色

在许多西方幻想作品中,对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呈现出一种异质化的描绘,比如,认为中国的时间观念缺少物理测度思想,不追求时间的准确性,时间紧迫感不强,故而能对时间流逝泰然处之等等观点——想想看某些动画或游戏里的“熊猫人”种族。然而,尽管世界观有所不同,出于社会和生活的需要,对于时间的精确计量和控制的意识在中国是很普遍的。实际上中国古代有大量的惜时诗流传,甚而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有“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之句,显然,这绝非泰然的态度。而“时间就是金钱”的古代版——“寸金寸阴”之说至迟自商贸开始发达的元代就已有流传,亦远早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关于时间的一些经典议题,如时间的定义、时间的流逝性特征、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时空是否可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和统一性等,中国古人也大多有所讨论,相关记载大多在先秦诸子和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即可找到,内容可谓丰富。对于时间的同质性,古人也有讨论,《管子》中就有这样的问答:“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这是认为同时性具有绝对性的观点。

不过这在中国古代并非没有不同意见,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颇多对同时性相对性的描述,堪称古代中国最具玄幻色彩的时间理解。如《隋书·经籍志》中载有一篇《洞仙传》提到东阳人王质入山伐木,遇见几个童子围棋歌笑,就将斧子放在一旁观棋,童子给他一个枣核般物件令他含住,一会儿,童子说你来得已久,可以回去了,于是王质去取斧子,却发现斧柄已经烂尽,回家后数百年已去,早已物是人非。这便是有名的烂柯山故事,可以说,此类传说已有些接近时间旅行的意味了。不过若细加追究,这类故事表现的只是不同空间中的时间流逝有快慢之别,就是所谓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并没有时光的倒流或者随意的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