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云之一(第4/5页)

“你这人很特别。”我说出了心里话。

“听说您是高大气电学专业的?”她没有回应我的话。

这时雷电弱了下来,我们可以从容地谈话了。我问她:“你们要在这里观测雷电?”从赵雨那里我感觉到她的来头似乎不便提及,于是就这样说。

“是的。”

“侧重于哪些方面?”

“雷电的生成过程。我并不想贬低您的专业,但现在的大气物理学界连雷雨云或电这样最基本的问题都众说纷纭,甚至连避雷针是怎样起作用的都搞不清呢。”

我马上知道,即使她不是搞大气物理的,在这方面也有相当的涉猎。雷雨云或电原理正如她所说的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至于避雷针的防雷原理这样似乎连小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从理论上也真得没搞清楚——近年来通过对避雷针金属尖端放电电量的精确计算,得知其远不能中和雷雨云中积累的电荷。

“那你们的研究很基础了。”

“最终目的是很实用的。”

“研究雷电生成过程……人工消雷吗?”

“不,人工造雷。”

“造……雷?干什么?”

她嫣然一笑:“猜猜?”

“利用闪电制造氮肥?”

她摇摇头。

“把雷电作为一种新能源?”

她还是摇摇头。

“呵,总不能作为能源吧,造雷耗能更多。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了——我想开个玩笑,”用雷电杀人?“

她点点头。

我哈哈一笑说:“那你们得解决瞄准问题,闪电的路径是一种很随机的折线。”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那是以后考虑的事,现在连雷电的生成问题还远没解决,我们对雷雨云生成的雷电不感兴趣,关键是生成晴天也能出现那种罕见的干闪电,但现在观测到它们都很困难……你怎么了?”

“你是当真的?”我目瞪口呆地说。

“当然!我们观测,这项研究将来最有价值的应用是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防空系统,在城市或其他保护目标上空生成一个广阔的雷电场,敌人的攻击飞行器一进入这个雷电场就引发放电,在这种情况下你刚才所说的瞄准问题并不重要。当然,如果把大地作为雷电场的另一极的话,也可打击地面目标,不过这样问题就更多了……其实我们只是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概念,再在最基础的研究方面找找感觉。如果真得可行,具体的实现还要靠你们这些更专业的机构。”

我松了一口气:“你是军人?”

她自我介绍叫林云,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专业是防空武器系统。

雷雨停了,夕阳从云缝中射出万道金光。

“呀,你看世界多新鲜,好象是从刚才的雷雨中新出生的呢!”林云惊喜地喊道。

这也是我的感受,不知是由于刚才的雷雨还是面前这个姑娘,反正我以前从没有这种感觉。

晚上,我、林云和赵雨三个人出去散步,不久赵雨被站里的电话叫回去了,我和林云沿着山上的小径,来到天街上。这时夜已深,天街上弥漫着一层薄雾,街灯在雾中发出迷蒙的微光。这高山之夜很静很静,下面的那些喧闹仿佛已成为很遥远的记忆。

雾散了一些,天上有稀疏的星星出现,这星光立刻映在她那清澈的双眸中,我把自己隐藏最深的秘密告诉了林云。我给她讲了许多年前那个噩梦般的生日之夜,还告诉她我决定用尽一生去干的那件事。这是我第一次对别人说这些。

“你恨球状闪电吗?”林云问。

“对于一件全人类都还无法了解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不管它给你带来多大的灾难,你是很难产生恨这种感情的。开始我只是对它好奇,随着知识的增加,这种好奇发生了质变,我完全被它迷住了,在我的心目中,它就像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在那个世界里,我能见到许多梦寐以求的美妙神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