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7章 轴承和纺纱机(第3/3页)

不识趣的周青峰又拉来几个制造纺纱机的工匠,询问这机器的产量和细节。事实证明,他创办木材加工厂的决定是对的。

这里不但生产大量普通生活日用品,也很快跟机械厂一样成为‘革命军’重要的设备生产地,甚至比经常缺原材料的机械厂更加重要。毕竟辽东这地方木材是可以充分供应的。木材在今后几百年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

徐冰靠近周青峰,低声说道:“我刚刚跟赵泽商量过,在钢铁产能无法提升之前,还是加大一下木制机械的生产。我打算来一波狠的,把从白莲教哪里弄来的白银砸它五十万两下去,招募更多的人手扩大产能,顺带将整个棉纺工业的全产业链都建立起来。”

木材加工厂的成功给了‘革命军’高层无比的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工业发展也不单单是煤铁的事,水力和木材同样发挥巨大作用。

棉纺工业可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大明的山东,河南,江南都是棉花产区,原材料供应不成问题。现在一亩棉田产籽棉大概六十斤,轧制后得皮棉二十斤。皮棉到纺纱中间还需要七八道工序,纺纱之后还要织布才能成为可以上市的商品。

这条产业链复杂可技术含量不高,搞定它就可以将半岛上大量原本低效利用的女性发挥出强大的生产能力。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巨大的好处。到时候消耗当前的几十万人口都跟玩似的,甚至会让‘革命军’觉着人口不够用。

“棉花在秋季采收,虽然现在入冬了,可还有不少棉花在产地等待加工。我已经派人去采购,这其中主要采购放在山东,哪里的白莲教体系正在成为我们的附庸。清理改造之后就是个非常好的商贸网络。”徐冰说道。

周青峰回头看看正在纺纱机旁边‘定格’的赵泽,欢快笑道:“看着这一件件超越时代的机器出现在眼前,真是令人感到光荣和喜悦。也幸好有大家一起才能成就这一切。否则光靠我一个人,真心干不了这么大的事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