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蜡烛(第3/4页)

在城市中,那个女人的说法得到了更多市民的赞同,她说:“虽然了解了作案动机,但是凶手的手法却是天衣无缝的,要抓到他需要一些时日。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命,我们应该首先戒掉这种送礼的不良之风。”

于是,那段时间,城市中的送礼现象突然得到了最有效的遏制,礼品店继承了蛋糕店的倒闭命运。

与此同时,死亡还在继续,一个货车小队的领班偷偷摸摸地开了一次野外生日派对,他们把蜡烛插在了比萨上,吹熄蜡烛后,他也死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车队领班为人和善。往日以来,他并不在意别人为他准备的生日礼物是否贵重,尤其是这次,他举行野外生日派对的动机十分单纯——车队的生活风餐露宿,让人精神紧绷,身心疲乏。当然,丰厚的甚至偶尔超过预期的薪水告诉大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次派对是在一次长途托运一批小轿车的路上举行的。让人舒服的田野,城市中难得一见漆黑的夜晚和窒息的寂静,让大家疲惫紧绷的身体禁不住伸着懒腰——领班接到了小女儿发来的祝福短信,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日,而且凌晨将至,自己的生日马上就要消融进这美好的夜晚中,他看到副驾慵懒的状态,心血来潮地决定暂停行进,让大家一起去路边的田野里举行一个派对——这一定会让所有人终生难忘。意外的生日派对十分简洁,没有礼物,没有惊喜,甚至都没有蛋糕,他们只能把凑到的六根白色蜡烛象征性地插到比萨上面。

他还是死了,他躺了下去,夜车一样消融进浓厚的黑暗里。

启示

“我觉得这一切都有上帝的参与,有上帝的策划或者默许。显然,如今人们在焦虑的工作和剧烈的娱乐中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大家的生活,要么就是工作,或者就是娱乐。”一个牧师说,“这样的命运得不到上帝的垂怜。于是上帝选择把启示投放到人间。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外表光鲜,他们站在了事业的高处,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日也让他们极尽了娱乐之所能。我想,这些人最害怕的就是许愿了,因为他们可怜得已经没有了愿望。生命既然已经耗尽,必将油枯灯灭,所以他们死了。我想这就是上帝的一部分意思吧。”

牧师的伟大之处,就是可以解释眼下的一切,虽然他们不能解决哪怕一件事——我只是在解读上帝的意思,上帝在云层后面注视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他只是在看,他不会插手——这便是启示。“只要不吹熄蜡烛,就不会死去,多么可怜的自信,上帝只是不愿让我们看到死亡——愚蠢的人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他们把上帝的仁慈看作上帝的疏忽。怀才不遇而引发的社会杀人连锁反应,我不得不说,人类不是瞎的,而是完全颠倒了黑白,送礼之说也是这样。我们就像不识字的孩子一样总是读错上帝书写的启示。”

牧师的理论让人们觉得安全:“不过,在众多对上帝启示的误读中,我觉得另有一种特别有意思,它恰巧也和启示擦边而过。那是我一个陷入了信仰危机的教友,黑色的鸭舌帽和银灰色的头发会让你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他来。他说,死人只是表象——而内在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无论是哪一个死者,身边都会有不止一个人希望他马上死去,可能是因为怀才不遇,可能是因为送礼,甚至是因为在火车上自己站着而别人有座位——因此他们希望那个人马上死去。这是人类最难以启齿的邪恶,而魔鬼就是从这些缝隙中召唤来了死神。当一个人在吹熄了蜡烛后悄然死去,那些希望他马上死去和那些曾经希望他马上死去的人便会因此而怯懦——他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相信,自己邪恶的期望和这件事并无关系——逃避自己的罪行,辩护自己的恶念,却又喜欢放纵内心的魔鬼,这就是人类永远得不到宽恕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