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六章 船长有消息了(第4/5页)

哥尼纳凡请巴加内尔问问那巴塔哥尼亚人,他可曾听说有外国人落到潘帕斯草原区的印第安人手里。

巴加内尔问了塔卡夫,并静候回答。

“我好像听说过。”塔卡夫回答说。

他这句话一译过来,7个人全围到了塔卡夫的身边,焦急地询问。巴加内尔的心情无比激动,几乎说不出话来。他目不转睛地盯住那庄重的印第安人,恨不得在他未开口之前就能读懂他的嘴唇。

塔卡夫每说出一个西班牙字,他就立即译成英文,让他的旅伴们听他的翻译就仿佛塔卡夫在直接用英文讲述给他们听一样。

“这俘虏是什么样的人呢?”巴加内尔问。

“是个外国人,”塔卡夫说,“而且是欧洲人。”

“你亲眼见过他吗?”

“没有,只是与别的印第安人闲聊时听说过他。他是条硬汉啊!有颗牯牛般的心。”

“有一颗牯牛般的心!”巴加内尔惊叹道,“啊!巴塔哥尼亚语真丰富!你们懂吗,朋友们?意思是说好一个勇敢的人!”

“那就是我父亲呀!”罗伯特叫起来。然后他转向巴加内尔问:“‘那是我父亲!’用西班牙语怎么说?”

“厄斯-米奥-巴特勒。”地理学家回答道。

立刻,罗伯特就拉住塔卡夫的手,柔声说道:“厄斯-米奥-巴特勒。”

“苏奥-巴特勒!(他的父亲!)”塔卡夫激动地应声说道,双目闪闪发光。

他一把搂住小罗伯特,把他抱下马来,带着一种非常特别的同情心仔细端详他。他那聪明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平静的激动。

但巴加内尔的问题还没有问完。他想知道:“那俘虏当时在什么地方呢?他那时做什么事呢?塔卡夫什么时候听到人家说他呢?”凡此种种,他想问个明白。

他提出的问题都很迅速地得到了回答。他得知那欧洲人当时是在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做奴隶,而这个游牧部落位于科罗拉多河与尼格罗河之间。

“现在那欧洲人在什么地方呢?”巴加内尔问。

“在卡夫古拉酋长家里。”

“是在这条直线上吗?

“是的。”

“酋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印第安·包于什族的首领,有两个舌头、两颗心的人!”

“意思是说,此人说话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巴加内尔翻译了那句巴塔哥尼亚俗语之后,补充说,“我们有希望把我们的朋友解救出来吗?”

“如果他还在印第安人手里的话,当然可以。”

“你最近听说过他吗?”

“很久前了,自那以后,太阳给草原又带来了两个夏天了。”

听到这个回答,哥尼纳凡喜出望外。这个时间与信件上提到的日期正相吻合呀!但还有一个问题不清楚,要问塔卡夫。巴加内尔又立刻用西班牙语提出:

“你说到一个俘虏,是不是一起有3个呢?”

“我不清楚。”塔卡夫说。

“这个俘虏目前的情况你不知道,是吧?”

“杳无音讯。”

该问的都问了。很可能那3个人早就分开了。但是,这巴塔哥尼亚人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证实一点:印第安人过去常常谈到一个落到他们手里的欧洲人,他被俘的日期及被拘的地点,甚至连描写他勇敢的那句话,都足已证明那欧洲人就是哈利·格兰特。

第二天,10月25日,一行人满怀新的希望又踏上了征程,继续向东寻访。这一带平原一片荒芜、空旷单调,当地人称为“沼泽荒漠”,无草无木的荒地被风蚀得光秃秃的。远处有条干沟和几处印地安人挖的池沼,岸边疏疏落落地生长着几棵矮树,彼此间还相距很远。偶尔也零零星星地冒出几棵决明子树,树上结有荚,荚里长着带有甜味的果肉,清凉爽口。此外,还有几丛笃褥香树、野金雀花树和各种荆棘。这些灌木、荆棘矮小干枯,可见土壤极其贫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