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SINGULUS公司(第3/4页)

担心,则是作为CEO的担心,这就又说了回来,SINGULUS公司不把单面双层的技术放在心上,不是他们真的不放在心上,能直接研究出来,谁不愿意研究出来,锁到保险箱里安心,终究还是力有未逮,总是要有个轻重缓急的,他们把这技术缓了,就是相信OERLIKON也研究不出来,OERLIKON也研究不出来,就是世界上都没有比SINGULUS更快的公司了,可是现在呢,就出来了一个。

SINGULUS公司相信,只要有3个月,再来几百万美金的投资,单面双层的技术也就是水到渠成的,可这是SINGULUS公司说的——光存储的领导企业,不能是一家名不见经传,只是死有钱的公司,还是中国的。

于是,越是这样韦贝尔就越是担心,中国是个大国,DVD消费量世界第一,虽然大多数是盗版,中国还有个超级低成本工业体系,山寨厂也是工厂,是低成本工业体系的变态体现,那是无与伦比的可怕精神,在索尼还在为怎么把DVD成本降到1美元的时候,中国人早就在看5块钱一盘的盗版韩剧了,那还是终端价格——即便那样的DVD牒看不了半年就要吱吱作响,即便那样的DVD牒用肉眼就能看出凹凸不平,然而,除了索尼的DVD,什么播放器,都能放这样的盘。

这样的低成本工业体系,再有这样的技术,已经是很可怕的事情了,等到韦贝尔看到和信实业的资料时,他的担心就成了恐惧,140亿美金,还是140亿美金亟待使用的热钱,只要读到这个字眼,任何一个经理人,都会不自觉的颤抖。想来,IBM也不例外。

就这样,韦贝尔给黄宣打了电话,而不是如惯例那样拖上一周半月。他觉得,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合作愉快,SINGULUS是光存储的老大,但不是世界的老大,而且看样子,和信实业也是希望合作的,机械生产是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同样是个投资巨大的体系,这样的体系,自有它的惯性。

黄宣的确是这样想的,所以洛林一说有SINGULUS公司CEO的电话,他也不顾在位面通道里,用着每分钟10美元的电费,接通了韦贝尔。

“黄先生,久闻大名。”这是韦贝尔的第一句话,只冲着他读黄先生,而不是宣先生,就是个做过功课的人。

对于无须自我介绍,黄宣是挺高兴,呵呵笑着道:“韦贝尔先生,我也听说过不少关于您的话题,例如那个享誉全球的相对冲力原理。”

和怎么样的人,就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就像是某人附庸风雅了,你就应该谈风雅,有的文人倾慕权势了,你就应该和他谈时事政治,有的技术人员当了管理者,可他还以技术人员自居,就应该和畅谈往昔,因为50岁的总裁,是不会有什么新东西出炉的。

这个无须教育,黄宣的家庭环境早就言传身教了。

韦贝尔当然很高兴,但他今天有心事,而且为了方便交流,身边带着翻译,说话不太方便。所以说了两句,就直言道:“黄先生的电邮我看过了,精妙的设计,完美的生产流程,一切都考虑到了,而且相当符合德国的工业体系,如果不是您留下的地址,我简直以为是某家德国公司的杰作了。”

这样说,当然不是自傲,而是一种变相的表扬,每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都不一样,真的生产的时候,工业流程也不应该一样,例如使用中国生产的步枪大都使用木质枪托,是因为工程塑料的技术不过关,设计的时候当然要考虑到,同样的一个配件,原产地在德国,德系工厂自然可以考虑购买,也许反而便宜而方便,但若是在中国,可能就要自己仿制,具体的问题,在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能造成成本的上升,甚至是阻断生产继续。

黄宣的技术来自SINGULUS公司3年后的技术了,那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东西,当然,里面很多的专利都属于SINGULUS,这也是韦贝尔会急切来电的原因,这从一方面说明,黄宣并没有准备自己重起炉灶的打算。